林甸往事ll刘秀华我的舅舅

前排左二孙树林老师

我的舅舅很多人都熟悉他,就是林甸二中退休的孙树林老师。说到舅舅真的不知从何说起。我六岁时父亲因病,医院一住就是五年。后来出院后又间断性的住院几次。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记事了,总感觉像没有父亲的孩子,总是感觉卑微懦弱,没有父爱和安全感。童年时代的很多往事依稀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姥姥家特别干净,舅舅喜欢买书,其中一大堆小人书,我还记得几本书名:《小英雄解荣策》、《黄继光》、《董存瑞》、《西厢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刘胡兰》、《地道战》、《地雷战》,反正有好多好多。小说有《青春之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还有一些书如《人啊人》、《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等等,受舅舅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读书。我清晰记得姥姥家的一面墙挂了一些舅舅画的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的素描画,还有牡丹花和孔雀的画,我总是看不够,那时我在想我老舅怎么那么有学问呢?舅舅成了我心中的偶像!记得那些年我和母亲及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常年靠姥姥一家周济帮助,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妈妈经常和我们说,让我们记住姥姥一家的恩情,还说舅舅从不嫌弃我们,从不说我们,也不计较钱财帮我们多少。那医院里,我们都小,由于父亲患病,母亲上火身体也不好,患有哮喘病。那时的长青林场吃水都是大井水,舅舅长年为我们家挑水,时常还帮背柴禾。后来舅舅考上克山师范上学走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那时我12岁,妹妹10岁,我和妹妹一起抬水,我担起了背柴禾的任务,夏天的时候我和妹妹勉强能打上来水,到了冬天就困难了。记得有一次我妈妈去挑水,冬天的井沿四周都是冰,妈妈一不小心滑倒了,一担水(两桶水)全撒了,人也从冰上滚下很远,妈妈回到家里坐在炕上哭了一场。我很心疼妈妈,我虽小但每次都跟着妈妈去担水,生怕妈妈再滑倒。感觉自己可以保护妈妈,关键时刻也能帮妈妈一把,那时我就在想我要是个男孩该多好,立志长大后为家撑起一片天。年我考上县重点高中林甸一中,随之我的户口也落在舅舅户口本上了,每到周末舅舅都把我找到他家里,舅舅、舅妈改善伙食,有时包饺子再炒点小菜。舅舅、舅妈对我特别好,待我像亲生子女一样,那时能吃顿饺子真是美食待客。那些年舅舅为我没少操心。我虽然考上重点高中林甸一中,但由于十年制过渡到十一年制时我提前毕业了,也没进高考考场,欲速则不达,遗憾终生。记得82年教育系统内招英语教师,我报了名,以为十拿九稳能考上,因为我读高中时英语比较突出,是英语课代表,英语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当时面试过关,笔试没让考,教育局说我的户主不是自己父亲,占内部指标。舅舅为此事还费尽周折找到教育局有关领导,但终究没能如愿,就是红灯。舅舅的言谈举止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长大后也受舅舅吃苦耐劳精神的影响,我遇到困难也从不退缩。舅舅和舅妈都是教师,那个年代老师工资待遇不高,他们供一双儿女上大学,工资根本就不足,舅舅身体还不好,但坚强的他没有被病魔压倒。舅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下乡拍照来赚点小钱填补生活,记得有一次舅舅和舅妈冬天下乡回来的路上,摩托车坏了,乡下加之大雪的路面,一直推到家,到家已经快半夜了。人冻得也生病了。正是因为摄影拍照,结识了好多众乡亲,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时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并且写下了《一个日本女人的坎坷人生》填补了那段历史的空白。还有《艾叶情思》、《如烟往事难忘却》、《追述老爹的厨师生涯》、《跨越一个甲子的思念》、《抚今追昔话高考》、《抗美援朝英雄张才》、《观景得句》、《林甸历史上一次难忘的文艺盛会》、《大坑的功与过》,《两位抗日志士一段爱国情缘》等作品。我敬佩、感恩舅舅和舅妈,终身难忘舅舅的大恩大德!为舅舅骄傲!作者:刘秀华,女,林甸县企业退休工人。

林甸往事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shhf/6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