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林甸县第八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在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下,于年3月16日下午2点到3点成功举行。全县12所小学、10所初中全部参加大赛,共有个考场,小学三年级以上学段和初中所有学段的学生名学生参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个学段拟定了不同的作文题目,经过评委组的严格评比共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有名学生获得了奖励。今天我们把评选出来的部分优秀作品借林甸往事平台发表出来,希望在展示孩子们能力素质的同时,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语文,热爱文学的热情。或许今天的展示会激励孩子们成为像曹雪芹、路遥、莫言一样的大作家。越长大,越要坚定理想人生最痛苦的事儿:莫过于心中没有理想,努力没有方向。——题记懵懂无知的年龄时,根本不知道理想为何物。只知道“饥来吃饭倦来眠”,亦或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岁月的车轮碾过了春秋冬夏,面对你的理想是什么的发问,我也曾幼稚的回答:长大,挣钱。一页页泛黄的日历见证了岁月的流淌,也见证了我的蜕变和成长,更让我对理想有了新的认识。理想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更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丝丝眷念。直到这时,我才懂得,理想是让一个人活的有价值,这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至此,拥有一个于人于己都有价值的理想,便成了我的人生追求!岁月悠悠,路途漫漫。实现理想的路上盛开着鲜花,也遍布着荆棘。面对理想,我曾无数次的动摇。直到我认识了他们,他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越长大,越要坚定理想!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自小便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与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受李陵案所牵连入狱,遭受残酷的宫刑。面对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幽而发愤”、锐意进取,终于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试问,如果司马迁不坚定理想,中途放弃,哪来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文学奇迹。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没有理想,人生犹如荒漠。坚定理想,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人生才有意义。面对楚国国势颓危,朝内奸佞,屈原的理想是:郢都沦陷之后还能光复。所以他振臂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水深火热的中国,毛泽东唱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青春赞歌;面对反动派的软硬兼施、压制迫害,鲁迅高声呐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铮铮誓言。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实现理想的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始终如一的坚定心中理想。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而打败越国。后来却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20年后,终于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夫差的惨痛失败,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越长大,越要坚定理想的重要性呢?前路漫漫,有晴空也有冷雨。这一路,从晨曦到日暮,从严寒到酷暑,从懵懂到成熟,也许迷茫,但不慌张,因为理想就在前方!鹤鸣湖镇中学八年级一班宋蕊指导教师司秋玲
林甸往事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shhf/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