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呼和浩特这些个人和集体获表彰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zjdy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内蒙古自治区45个个人、33个集体获得殊荣。

在脱贫攻坚一线

数以百万计的扶贫干部

用他们扎实的工作

诠释着脱贫攻坚的精神内涵

他们扎进贫困山村

打通一个个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他们拿出担当、扛起责任

把一件件扶贫工作干出实效

这些扶贫干部先进典型身上

体现的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这些精神是新时代满满的正能量

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小编整理了呼和浩特获国家表彰的

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事迹

↓↓↓

武汉鼎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武汉鼎老人帮助村民种植马铃薯

武汉鼎,年8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大阳坪村。年3月在巴盟狼山县兽医站参加工作,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学大专文化。年5月被内蒙古自治区职改办评为高级兽医师。年6月在清水河县畜牧局退休。

武汉鼎从参加工作到现在50多年来,经常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坚持义务科技扶贫和自费扶贫。他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农民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帮助农民脱贫致富,50多年在基层一线推广农牧实用技术25项,推广了农业抗旱优良品种及牲畜优良品种和牧草优良品种35个,使当地多人越过温饱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为此,他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武汉鼎老人下乡扶贫

武汉鼎同志退休不退岗,将人生晚年的余辉撒向广袤的清水河大地,用辛勤、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在退休后的20多年里,先后在全县的5个乡镇,15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开展科技扶贫服务,自己主动找项目,自己出资20多万元,行程3万多公里,全部精力用在所蹲点村的科技扶贫上。与此同时,还帮扶特困家庭、残疾人等50多人,资助农村贫困失学儿童54名。

在他长期蹲点的城关镇暖水湾村期间,他不断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抓住发展农村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硬道理,动员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元以上,从0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在元以上。在他的帮助带领下,现在这个村走上了生态、经济、文明的小康之路,村里接通了电,用上了无线电话,吃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购买了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全村整体从过去旧村的土窑洞搬迁到新建的石窑洞。此外,暖水湾村的科技扶贫和早作有机生态农业辐射到北堡乡的大阳坪村和老牛坡村,使这两个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

云鹏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云鹏(左二)为贫困户讲解脱贫方略及政策

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云鹏吃通吃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及政策,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倾心用力扶真贫、真扶贫,七年如一日苦干实干,舍生忘死为百姓,无私奉献助脱贫,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台格斗村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他依托台格斗村丰富的杏花资源,成功举办了5届春季杏花节、3届秋季采摘节,带动全村共开办“农家乐”9家,形成了同时能够接待多名游客食宿能力的格局,累计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促使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六年前的不足元增长到目前的元。

云鹏(左)和村民一起查看果树长势

在统一村民思想、凝聚发展共识的基础上,率领党支部一班人及驻村工作队,从村民所急入手,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引领村民信任党支部、依靠党支部、拥护党支部。先从村民最需解决的实事入手,当了解到多少年来该村唯一的一口泉井因年久失修几乎难以使用时,党支部带领村民通过义务工修复了水井。为彻底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党支部积极协调,引进京能电厂,又为村里打了一眼深井,为村民安上了自来水。

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拆迁改造难的问题,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白天干活儿,夜里上门做思想工作。实施中,党员带头拆建,而且推行“党员”包片包户负责制,让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树立“主角意识”,带动村民树立大局意识,通过多天的日夜奋战,改造了村民土坯危房,硬化了通村公路与小街小巷,长期困扰村民的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彻底解决。

云鹏(左)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

云鹏真干、实干的决心与实战,感动了一大批村民,也吸引了一批致富能手、经济能人,他们主动加入到党支部中来,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在党支部引领下,先后有12名在外务工人员自愿返乡创业,按照村总体规划,积极养羊、养鸡等,大力发展养殖业。村里,在村民及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撑下,建成了村广场、卫生室、文化室,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其脱贫事迹不仅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好评,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荣获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呼和浩特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村、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及全国50佳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

巴雅尔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巴雅尔在田间地头

年9月至今,巴雅尔先后在土默特左旗两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就卷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访民意,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想方设法解决村民最忧最盼的问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贫困群众结下不解之缘,一次次证明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初心,传承弘扬着扶贫济困、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年9月,进村走访后他发现村里虽然道路畅通,但是老百姓出行却依然特别困难,只能依靠长途客车,为兵州亥村引进64路公交车,解决沿线“二乡六村”近万名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联系派出单位争取60万元,改造农业灌溉基础设施。联络帮扶单位,投资万元,铺设全长约10.5公里自来水管道,受益人口达六千余人。

巴雅尔(左)在扶贫一线

他积极联系社会扶贫力量参与北淖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华夏保险公司与北淖村达成三年帮扶协议,在医疗救助、社会救助、教育扶持等方面助力精准扶贫,华夏保险在北淖村投入物资累计达15万元。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实施“爱心扶贫养殖场”建设工程,发展庭院经济。使他们不出家门口,不投入一分钱,就可以多打一份工,有了稳定的收入,北淖村18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每户当年平均增收元。联系中国联通为土左旗善岱镇16个村户人精准扶贫户家庭成员免费发放电话卡张,总计12万元。年底,全村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巴雅尔自筹资金成立了北淖村云栗种扶贫互助养殖场

年“七一”期间巴雅尔联系爱心公益企业爱心助学,为善岱镇中心学校名在校学生每人捐赠春、秋两季校服,价值3万多元。年2月,巴雅尔自筹4万元,申请扶贫资金9万元,组织6户精准贫困户12人,成立了北淖村云栗种扶贫互助养殖场,用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采取家庭订单合作、电商等销售模式,形成“你家有鸡、他家有羊”的多元化养殖模式。让北淖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投一分钱,每年又多了一份合作社分红,从根源上杜绝了返贫现象。积极向旗扶贫办申请村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西门塔尔牛育肥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利益共享共赢的长效机制。年初为北淖村争取自治区扶贫资金90余万元,用于解决北淖村内涝排水和光伏小型公益项目。

扶贫战场上

除了扎根一线的帮扶干部

还有很多用真心真情

帮扶农村困难群众

解决生产发展问题的先进集体

他们攻坚克难,无私奉献

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中共武川县委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武川县耗赖山乡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通过“企业+贫困户”合作模式,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6乡3镇、93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总人口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人,是首府呼和浩特市唯一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属集“老、边、山、穷”于一体的典型贫困地区。

年武川县被列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武川县始终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基准,紧紧围绕“”进帮退工作机制,突出“产业、基础、民生”三大重点,抓实“资金、项目、帮扶”三大环节,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三大行动,推动“政策、责任、工作”三大落实,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精准要义,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保障措施,紧扣县域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人口分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将全县9个乡镇93个行政村划分为脱贫攻坚三大区域。

武川耗赖山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滑子菇粗加工

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沉、服务阵地前移,全面推行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片、县直部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驻村工作队包脱贫“五包”责任制,因地制宜布局,精准分区推进,用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紧盯脱贫攻坚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作环节,把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企业与农民签订燕麦种植订单

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年4月18日,经自治区公示,武川县正式退出国贫县序列。同年7月,顺利通过了年国务院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查,群众满意度为98.41%。脱贫摘帽后,武川县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上来,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落实责任不松劲,全面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伊利集团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伊利工厂

伊利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责任与担当,长期探索将企业的发展与解决社会需求有效结合,逐步摸索出了伊利“产业基地精准扶贫模式”,以党建工作引领扶贫工作,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带动贫困群众拔掉“穷根”。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就业扶持等,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伊利的带动下,万养殖从业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年,伊利集团党委与土默特左旗双方各组织10个党支部围绕产业、技术、文化等开展了帮扶与共建。年,伊利集团党委又启动了“伊起小康”脱贫攻坚项目,并与自治区统战部、土默特左旗三方开展了党建共建,形成了政企村携手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崭新格局。其中,伊利规划的青贮种植收购产业扶贫项目,共计为结对村创造收益万元。

伊利在党建结对村收购青贮

年起,伊利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六个盟市先后建设了乳业全产业链产业集群项目,将奶业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预计经济贡献值将达到数千亿元,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过百万。同时,伊利注重在全国贫困地区的投资。在甘肃省贫困县武威市凉州区,伊利投资约21亿元建设项目,辐射带动相关产业人就业;在宁夏脱贫主战场之一的吴忠,伊利投入超过30亿元建厂,精准帮扶当地家养殖户;在国家级贫困县黑龙江林甸,伊利投资约23亿元建设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最大的高端液态奶生产基地,年均纳税额近1.8亿元,新增就业约人。

伊利将奶业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带动就业

“伊利营养”项目通过营养调研、健康教育与公益捐赠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儿童带去健康关爱。截至年底,项目已覆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累积投入近万元,60余万儿童从中受益;伊利还投入万元,通过资金扶持、培训活动等形式,支持山西石楼、灵丘等贫困县青年创业扶贫工作;开展“金领冠母爱计划”向凉山地区母婴阻断家庭0-1岁的孩子,免费提供价值万元的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

伊利为贫困地区儿童带去健康关爱

伊利产业基地设计使用时间长达30年以上,横亘一二三产业链,通过全产业链的建设发展,带动区域内的整体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基地周围群众全面脱贫。短期通过兜底扶贫、健康扶贫等,保障基本生活;中期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带动致富奔小康;长期通过教育扶贫等,实现“扶贫先扶智”,达到可持续的脱贫目标。

清水河县北堡乡老牛坡村党总支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老牛坡党支部

老牛坡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明长城脚下,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东南部,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重要通道节点,是绥南和晋西北革命的前沿阵地。老牛坡党支部成立于年10月,原名“牺牲救国同盟会偏关老牛坡编村村支部”是抗战时期内蒙古在蒙晋交界地区成立的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是晋绥边区红色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当地革命发展的一面旗帜。

村党总支充分挖掘丰富的老牛坡红色资源,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党总支充分挖掘丰富的老牛坡红色资源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在上级的支持下,老牛坡村党总支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建成学员报告厅平方米,党支部展馆平方米、党支部旧址(复原)平方米,党支部广场平方米、口子上村长城文化展馆平方米。年4个自然村全部硬化达标。2个自然村通砂石路,主干道及集中居住区域全部配置了路灯。年建成达标卫生室40平方米,村医李枝常年坐诊。年建成文化室20平方米,图书册。修建活动场所2个,建设公厕5座,年建成村村通广播覆盖全村。

老牛坡村党支部广场

老牛坡村党支部广场村党总支充分挖掘丰富的老牛坡红色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紧紧依靠得天独厚的明长城遗址,四公主德政碑,口子上古村落等资源,发动村民开办了农家乐7家、特色民宿3家、便民超市2家,电商1家,杂粮加工作坊2处,创办种植养殖合作社3家。推动全村进行种植养殖结合产业模式,带动群众进行豆腐加工,特色养殖等,形成养羊70只以上的14户,肉牛养殖7户。贫困户占51%的老牛坡村于年出列,年实现了9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在“强内功,增实力”的同时,宣传弘扬老牛坡红色革命精神,提高老区群众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使“爱国爱家、百折不挠、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基石。

附内蒙古自治区45个个人、33个集体获表彰者名单

更多新闻

内蒙古教育厅发布重要通知!事关中小学、托幼机构开学时间...大召景区周边停车“别任性”!交管部门严查机动车违停乱象又是别人家的小区!呼和浩特一小区免费为业主分发家庭垃圾分类桶

丨本期来源:呼和浩特日报、内蒙古日报

丨本期编辑:魏琦婧

丨本期责编:张中阳

丨本期审核:马健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新闻网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ylss/6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