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有许多癌症"藏"得很深
在初期没有典型的症状表现
进而容易被忽视
比如结肠癌、直肠癌等
结直肠癌的常规筛查
常规筛查有三:1.肛门指诊2.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实验、癌胚抗原检测3.胃肠镜检查。胃肠镜作为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由于肠道准备、操作过程中的不适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了我们的健康,可以先做肛门指诊、大便隐血实验、癌胚抗原等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不要紧张可反复检查,若多次阳性应及时行肠镜排查,癌胚抗原阳性是预警信号,虽不能和肠癌划等号,但及时行胃肠镜检查乃为上策,应多次监测,若有升高提示肿瘤可能大,明确诊断必须行肠镜检查。
有预警指征的一定要及时行肠镜检查,有健康意识的人要了解自己的肠道,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最好来个肠镜检查,一言以蔽之,想做马上就行动,不待“癌”来空悲痛!真正的做到从“肠”计议,才能“肠”治久安,而“肠”治久安的重点就是“防患于未然”,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这个肿瘤防治周,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结直肠癌的那些事儿!
关于这些,你了解吗?
哪些症状提醒您要警惕?
哪些人需要建议做肠镜?
日常饮食怎样才能预防疾病?
结肠癌
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结直肠、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多发于40-50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偏好重口味、高糖高脂饮食、饥饱失常、饮食不洁、熬夜,使结直肠癌的发病日趋于年轻化。结直肠癌特异性症状不明显,发生、发展隐秘,通常难以察觉,严重时侵犯周边或远处组织。
一需要警惕的症状
1、大便的异常改变。结肠癌大便的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便秘或腹泻。
2、腹痛、腹胀。结肠癌引起的腹痛表现为腹部隐痛、右侧有腹饱胀感。
3、便血。绝大多数情况下,便血多见于痔疮,但不能排除结直肠肿瘤可能,痔疮便血色泽鲜红,结直肠肿瘤便血色泽多暗红。
4、持续性便意、排便不尽感。
5、体重无诱因明显下降。需要警惕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可能。
二肛门指诊是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方式
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直肠指诊是通过手指直接触诊下段直肠肠壁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或肿块,并可以对痔疮等肛周疾病进行诊断。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
三肠镜检查很重要
可以根据是否有肠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通过直肠指诊、粪便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筛查,定期体检很重要。早期肠癌可以通过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有下列情况的最好常规检查一下肠镜:
1、原因不明的血便者。
2、原因不明的长期反复慢性腹痛、腹泻者。
3、原因不明的腹部肿块,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者。
4、有结肠癌手术、结肠息肉手术史者需术后复查及随访。
5、大于45岁以上者常规建议检查胃肠镜以排除肠道息肉、肿瘤等。
三日常预防注意点
忌食辛辣酒味刺激之品,建议饮食七分饱,同时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热量食物,少吃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等),避免食用加工肉类,限制食用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
高献明,中医肛肠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科秘书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叶玲院级学术经验继承人福建省国内名中医访问学者、导师上海医院曹永清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外治法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委员从事肛肠专科10年余,主持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课题4项,获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编《实用肛肠病治疗学》、《脱肛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部著作。擅长痔病的微创手术、肛周脓肿与复杂性肛瘘手术,熟练掌握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高献明门诊时间:周二下午肛肠科门诊:门诊综合楼五楼
肛肠科病房:病房楼13号楼二三楼
叶玲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高献明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医院“阅读
写下你的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