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本病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肛周脓肿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会非常剧烈,且会逐渐加重,很多患者说会吃不下,睡不着。只有在脓肿自行溃破后,疼痛才会暂时有所缓解。肛周脓肿的另一症状是发热,最高能超过40°。一般来说,脓腔越大越深,发热的概率就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不畅、纳差、失眠。
预防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抵抗能力,预防感染。
2、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便后清洁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3、避免久坐,以免肛门部受潮湿,引起感染。4、防止便秘、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与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干燥的粪便排出时,可以撕破和擦伤肛门皮肤、黏膜,使细菌容易从伤口进入肛周组织引起感染形成脓肿。
5、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腥、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