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需趁早这些早期症状要注意

LISTENMUSIC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癌去世,

让“癌”这个词在年再次上到一个高度。

从古至今,人人谈癌色变;

癌症可以说是无形的杀手,

让很多人悄然离开这个世界。

但我们是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及饮食各方面来预防。

今日,小编为大家讲解癌症的早期症状,

以及肛肠科相关的大肠癌。

01

癌症早期症状需警惕!

PART1-不明原因消瘦

在短时间内不运动,不减肥,

体重急剧下降,超过10%,请及时就医。

PART2-频繁发烧或感染

PART3-感冒老不好

PART4-总腰疼、有肿块

如果是发现腰部老是疼痛,腰部有肿块,需要进一步肾脏等检查。

PART5-慢性咳嗽和胸痛

PART6-腹胀腹痛

PART7-慢性胃灼热

PART8-大便异常

便秘或频繁腹泻,特别是老年人大便习惯的改变,首先怀疑大肠癌!

PART9-吞咽困难

PART10-黄疸

PART11-异常肿块

PART12-皮肤新斑点或黑痣变化

PART13-指甲变化

PART14-盆腔或下腹疼痛

此类疼痛常伴有下腹坠胀沉重感。

PART15-长期原因不明的疼痛

出现这类疼痛常持续4周以上。

PART16-异常出血

大便带血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癌的表现。

近年来与肛肠科相关的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偏于年轻化,早癌筛查这一话题已日渐上提,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才是高危人群,又该如何筛查呢?

大肠癌

02

大肠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03

大肠癌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04

大肠癌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直肠指检、直肠镜检查、活检称为3p检查,对于不明原因便血、腹泻及体重减轻者,均应进行。若你正在面临这些困扰,请及时咨询我们,尽快明确诊断,争取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预防癌症,从生活开始,从细节入手!

--END--

专家介绍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

门诊地点:

门诊楼1楼东外一科门诊

王德利,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医院

普外科、胸外科

专业擅长:

微创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胆结石,疝,静脉曲张,胃结直肠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气胸,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的诊治及微创腔镜手术治疗。

社会兼职:

医院协会肛肠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第一届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滨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滨州市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质控中心委员

滨州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事宜:

门诊:门诊楼一楼导医台东临外一科门诊

病房:病房楼六楼普外科、胸外科病房

医院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wcss/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