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炎症性肠病择期手术前的生物制剂药物管理
文献来源:InflammBowelDis.Feb22.pii:izz
前文回顾:炎症性肠病择期手术前的生物治疗药物管理(上)
三、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和术后并发症
1.克罗恩病
关于CD患者术前使用抗-TNF药物是否影响术后并发症,目前仍存在争议,研究证据不一致。
Colombel等人最早描述了抗-TNFα药物和CD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大多数CD手术均为开放式切除,患者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抗-TNFα治疗的患者,在预后方面无显著差异。
随后的小型单中心研究显示,术前使用生物制剂与术后结果之间无负相关性。
此外,来自欧洲的基于人群的研究,报道了抗-TNFα药物的C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使用丹麦国家疾病数据库,Norgard等人回顾性评估了名使用抗-TNFα药物和名对照患者。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分别为2.4%和9.3%,术前使用抗-TNF药物,没有影响CD患者术后的菌血症、吻合口漏、再次手术和死亡的发生率。
但是,最近一项前瞻性研究报道了与此相矛盾的结果。
Brouquet等人的研究发现,术前接受抗-TNF药物治疗的CD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OR=1.99;95%CI:1.17-3.39;P=0.)和腹腔脓毒症发生率(OR=2.22;95%CI:1.22-4.04;P=0.)显著增加。
此外,有大型荟萃分析显示,术前接受抗-TNFα药物治疗的CD患者,术后感染率上升。
更进一步,有研究分析了抗-TNFα药物浓度与CD手术结局之间的关系。
Lau等人的研究评估了手术前一周内采集的冷冻血清,测量位IBD患者(例CD和94例UC)的抗-TNFα血药浓度。
在其中的CD患者中,抗-TNF药物浓度≥3μg/mL的患者人群中,发现术后并发症(OR=2.5;P=0.03)和感染并发症(OR=3.0;P=0.03)发生率显著增加。
2.溃疡性结肠炎
一般而言,荟萃分析数据表明,抗-TNFα治疗似乎对UC患者的术后病程没有显著影响。
然而,抗-TNFα药物似乎对IPAA手术结局存在影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一些研究报告表明,术前使用抗-TNFα药物可能会对IPAA手术(一期或二期手术)产生负面影响。
Kulaylat等人的研究回顾性评估了例接受抗-TNFα治疗的UC患者,发现接受IPAA手术的患者,术后90天并发症发生率更高(45.2%vs37.6%,P=0.02)。
Zittan等比较了接受抗-TNF治疗UC患者中二期和三期IPAA手术的结果,没有发现三期手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与二期手术存在差异。
此外,在能检测到抗-TNFα药物浓度(平均5.4μg/mL)和检测不到浓度的患者之间,未观察到并发症的差异。
Norgard等人使用丹麦国家疾病登记中心的数据,纳入名接受IPAA手术的UC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例患者在术前12周使用过抗-TNFα药物。
结果显示,术前使用抗-TNF药物不影响30、60天死亡率、再次手术率,吻合口漏或脓肿引流发生率。
最近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该研究评估了名在年至年之间接受结肠切除术的UC患者。
术前暴露于抗-TNFα的患者,在术后第4周和第12周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其它患者无差异。
通过多因素分析,急诊手术(OR=1.38)和吸烟(OR=1.60)为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总体而言,该研究结果表明,U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营养或手术时机,而不是使用抗-TNFα药物本身。
四、术前使用维多珠单抗和Ustekinumab
维多珠单抗是一种α4β7整合素抗体,可阻止淋巴细胞向肠道的迁移,已显示出对UC和CD显著的临床疗效。
由于仅在肠内皮中发现了α4β7整合素受体,因此从理论上说,维多珠单抗对全身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较小,但有可能影响肠道伤口愈合必不可少的淋巴细胞功能。
因此从理论上讲,术前使用维多珠单抗有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Lightner等人的研究回顾性比较了94例在术前接受维多珠单抗治疗的IBD患者(22例UC和71例CD),与未使用维多珠单抗的患者相比,结果发现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但进一步分析显示,接受维多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病史更长,这提示并发症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些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更高。
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多珠单抗并未增加IBD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最近一项倾向匹配分析研究,未发现术前接受维多珠单抗或抗-TNFα药物治疗的IBD患者,在术后切口感染方面有显著差异。
近期,Ferrante等人和Yamada等人的研究均显示,术前暴露于维多珠单抗的U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
根据Law等人进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与术前未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用维多珠单抗治疗的IBD患者,术后感染或总体并发症的风险没有显著增加。
第二项荟萃分析证实了这些发现,甚至发现与术前使用抗-TNFα药物的患者相比,术前接受维多珠单抗治疗的UC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低(OR=0.35;95%CI:0.14-0.85)。
关于Ustekinumab,目前的数据非常有限。
Lightner等人是唯一在Ustekinumab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术后结局的研究,回顾性比较了44例接受Ustekinumab治疗和例术前抗-TNFα治疗的CD患者,结果显示术后感染风险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3%和20%)。
未来迫切需要更多关于Ustekinumab的数据。
五、病例问题的解决
病例1:
一位38岁女性患者,已有5年克罗恩病(CD)病史,因梗阻医院IBD中心。
患者最初表现为回-结肠结肠炎,每6周接受mg英夫利西单抗(10mg/kg)治疗,症状控制良好。
但是在过去的8个月中,患者一直出现餐后恶心、呕吐和腹痛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回肠末端狭窄,长达15厘米,由回盲瓣向近端延伸,近端肠扩张4厘米。
实验室评估证明,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浓度处在治疗浓度,无抗药抗体。
患者被推荐进行回肠盲肠切除手术。
问题是,患者在手术前是否应该停止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如果是,在手术之前多久停药?
由于CD患者患有长节段纤维性狭窄,如果继续使用生物制剂用药,病情不会改善。
尽管很难确定纤维化或炎性狭窄的程度,但近端小肠狭窄性扩张的确提示了存在持续的肠道狭窄,手术切除是第一选择。
因此,英夫利西单抗可以在择期手术前停药。
病例2:
一位24岁的男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史3年,阿达木单抗治疗继发失效,经检测抗药抗体水平高。
患者经常出差旅行,深深感到自己的疾病严重干扰自己的正常生活。
患者的一个堂兄之前接受过回肠储袋肛门吻合术(IPAA),术后生活状态良好。因此,患者开始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