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季的开始。“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蛰虫伏藏,万物趋向休止。人体与大自然为统一的整体,这时人体藏精防寒尤为重要。艾灸法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艾性苦、温,入脾、肾、肝经,枯燥辛散,能理气血,有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之功。冬季艾灸有温通经络以散寒,调和营卫防疾病的功效。
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艾灸法应用艾燃烧发出的温热刺激,加强机体气血运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故给予灸法,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因寒所致的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经络受阻者具有温通调补之力。
散寒除湿,宣痹止痛
艾火的纯阳之力,兼之火力属阳,两阳相得,可以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除湿解郁,散寒回春。
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保健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久之可以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祛病延年的目的。
最适合艾灸的人群
年老体弱,心、肺、肾、肝、脑、胃肠病等慢性病,甚至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腰膝酸软,便溏、腹泻,夜尿频多等均可艾灸,正常人群易疲劳,睡眠不佳,皮肤粗糙暗黄,体弱易感冒等均可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穴位灸之。灸之可使身体阴阳平衡,收到祛病延年之效,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谓。立冬时节阳气衰微温度反复,正是流感易发时节,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提高免疫力,伴您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设中医内科、针灸科、中医妇科、肛肠科等特色专科,并开设中医科综合病房。采用中西结合内服中药加静脉输液,外用穴位贴敷、针灸、按摩、中药塌渍等综合疗法治疗脾胃病、糖尿病、老年病、颈椎病、冠心病、疗效显著。针灸科主治颈肩腰腿痛、肥胖、失眠、头晕、面瘫、中风后遗症疗效可靠。中医妇科对于中药调理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备孕、产后诸痛、缺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外治对于阴道炎宫颈炎安全有效。中医科肛肠科拥有先进的电子直乙肠镜等设备,采用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相结合,治疗各种痔疮、息肉、肛周脓肿、肛裂、肛门湿疹以及结肠炎、功能性便秘、出口梗阻症等盆底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