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脱贫攻坚,拉动产业“立村”
把推动产业扶贫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将投入到贫困村的项目资金转化为集体资产,在优先保证贫困户受益、实现脱贫的同时,兼顾集体利益。紧抓产业扶贫项目政策发展光伏产业,在48个贫困村建设了47处光伏扶贫电站,各村年收益28万元左右,扣除公益性岗位、无劳动能力户补助、临时救助金和公益事业支出等,贫困村村均增收8.4万元。宏伟乡吉祥村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整合涉农资金,推动产业“富村”
结合脱贫攻坚实际,在“因需而整”前提下,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1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重点鼓励村集体围绕木耳、油桃等特色种植和生猪、奶牛、肉兔等特色养殖,开展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村集体按整合涉农资金投资额的6%入股分红,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每村每年增收10万元左右。四季青镇隆山村16万袋地摆木耳栽培基地依托政策撬动,扶持产业“强村”
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上级专项扶持资金,扶持村集体发展产业,解决村集体经济财力不足问题。利用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13个,其中四合乡新生村秸秆打包项目购买设备以租赁经营的方式,村集体年增收4.93万元。胜利村借助省扶贫资金万元修建年可加工3万吨稻米加工厂,通过资源发包年创收10万元。鹤鸣湖镇庆丰村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揉丝项目盘活存量资产,助力产业“兴村”
鼓励村集体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村集体土地、闲置厂房、村办学校等集体资产,通过招标承包、招商引资、出让使用权、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性开发,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制定《林甸县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以外耕地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土地确权后承包农户多出的耕地和机动地等33.43万亩全面开展清化收工作,目前已收缴.4万元。建设村克服重重压力,重新启动已停收17年的机动地款收缴工作,村集体年增收近11万元。东兴乡福兴村10万亩鸭田蟹稻有机大米项目四季青镇新富村与农户签订新增地源收费合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