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鹤鸣湖渔场变成了宝地,小小的渔场成了美丽的绿色家园。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多次到过这里,而每次都让我眼前一亮,渔场在逐渐变绿。那绿,葱茏可爱;那绿,充满希望;那绿,让人心里发暖;那绿,让人深深地爱恋。是谁把一条泥巴路,一片泥土房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绿色家园?
渔场的场长徐军说:是我们赶上了这个好时代,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信心建设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场里的职工说:是场长徐军用真心带领我们建成了绿色家园。
他们说的都是说的实话。那就让我们掰饽饽说馅,仔细地说说变成绿色家园的过程吧。
确切地说,我去过鹤鸣湖渔场已经四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印象和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是文革后期的年夏天,在县里参加文学创作学习班,结束后就随同在渔场居住的文友董谦去了那个靠近湿地的小村庄。小村子一水的低矮的土坯房,唯一的那条小街也和那些普普通通的碱沟里的村屯一样,全是高低不平的泥土路,就是厂领导办公的地方,也同样是泥土房,屈居于民房之中,没有一点超凡的色彩。所谓渔场,职工们不都是养鱼或打鱼的渔业队,还有专门种地的农业队,还有养牛、养羊、养马的畜牧队。与别处不同的是村后是一望无际的翠绿色大苇塘,遮盖着神秘的水面,那大片的芦苇荡上空有成群的水鸟鸣叫着,飞舞着,让外来人有了到渔场的感觉。最令人羡慕的是这里每一个人家都是吃皇粮的上等公民,是国营性质的县管渔场,每家在场里上班的人都挣工资。其实在渔场也不是每天都能吃鱼,因为他们渔业队每天所捕获的鱼都要上交县水产公司,谁家要买鱼必须到船口去预定,董先生买到了鱼,而且他夫人把那几条鱼作得色味俱佳,致使哪顿鱼宴至今还记忆犹新,大概因为那时生活中缺肉少油的原故,让我变得吃相贪婪,没有了儒雅的文明姿态,于是被那一顿香鱼美酒,醉得人仰马翻。并不是因为喝迷糊的原因,那次的记忆里,渔场除了能吃到鱼,整个场子的模样和贫困的生产队没什么两样。
第二次去渔场,是时隔三十八年后的年的夏天,县图书馆馆长胡宝忠给渔场送书,我随车前往,当年的那个渔场变成了什么样?从胜利往渔场方向是一条平坦的白色路面了,渔场的那条唯一的小街也是沥青铺就,厂部不再是屈居于民房之中了,是在小村东侧建起了一溜蓝瓦白墙的砖房,宽敞的大院,停着几辆骄车和运输车辆,这次知道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县渔场,已经转制,被下放到鹤鸣湖镇,是镇管渔场了。此一行,犹如蜻蜓点水,来去匆匆,吃了一顿午饭就返回了县城。
第三次去渔场,是为完成我所写的《故乡记忆》中“百村简史”那个章节,而走进了这个我曾来过两次的渔场。接待我的是渔场退休又返聘回的副书记巨长业。老巨与我同庚,但他比我早到这个世界十几天,于是我便尊称他为巨大哥。巨大哥还是个很有修养的业余作者,他的文笔老道流畅,富有个性,很真实地记录着湿地里的人和事。而且是个说话响亮,直爽不留空白的人,热情奔放地地和我谈起了渔场的变化,谈场长徐军的作为,我专注地听着并在采访本上一一记着。之后他还领我看了渔场建起的沼气池,看了在省农委扶植下,建起来的催芽育秧大棚,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盐碱滩上哪一畦畦碧绿的水稻,远远的田埂上有一个戴草帽的人巡视着什么,更远处稻畦蒸腾的岚气里有一只白鹭静静地矗立在哪里,是等待着什么,还是在思考着什么?好一幅碧绿色的夏日田园妙趣图,让人有一种置身江南水乡的感觉。巨大哥问我,你看我们渔场变得怎么样?
好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浓浓的新鲜空气大声回答。这些变化和发展历程,我后来都写进了渔场的简史里。渔场的发展和变化就是一幅改革开放后的真实写照。
第四次到渔场来,是在年6月下旬,我在林甸县里编制和讨论《百年林甸》的下册提纲,那几天天气不好,身体不适。知道我已经住在招待所的朋友都轮番去看我,特别巨大哥,看我疲惫的样子,就提议去渔场住两天,松弛一下,也好继续工作。于是我们便相约了几个朋友出发了,先去了西亮子,在澄碧的湖水里贴着芦苇荡坐着小船去高速公路边,上岸玩了一会,回到亮子吃过午饭又去了大闸门,然后到渔场。
渔场又有了新的变化,厂部办公室东侧,又盖了一长溜砖房,这是场部的仓库,书屋和活动室。东南角水泥地面上是一长溜健身器材。
巨大哥还领着我们一行去了场部老年活动室,那是坐落在场区的正中,宽敞的大院里,有水泥浇筑的篮球场地,一帮孩子在打篮球,场地的东侧也有十几个健身器材,迎面是一趟宽敞的砖房,这是场部文化大院职工活动室,已经是傍晚时刻了,活动室的人已经都回家吃饭了。我们接着又去看了抚养了二十六年毫无血缘关系的智障女的周生、蒋凤云老夫妻,周生于前几个月去世了,抚养智障女儿的事由蒋凤云一个人承担了。她们正吃饭,房子已经变成了砖房,院子里养着一群鸭子鹅,充满了农家生活气息。巨大哥告诉我,这都是厂长徐军,提议场里出一部分,再到县里有关部门筹一部分,为这两位颇具爱心的老人盖起了新房。我们从这里出来,徜徉在那平坦的街路上,巨大哥说:徐场长说:这样有爱心的人,咱们得尽全力帮他。一个有爱心的基层领导,会使很多人受益。巨大哥说:别看徐厂长年轻,他可是个干事的人。巨大哥边走边对我叙说着厂里的变化,叙说着厂长徐军的业绩。他说:这才几年的功夫呀,把这里变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巨大哥很感慨指着房前屋后的大树。泥土房几乎要没了,一座座靓丽的砖房和规整的小院掩映在一片片绿树丛里。是呀,再加上厂区东面那大片盐碱地已经变成平展展的翠绿色稻苗覆盖的丰收宝地,还有村后那一望无边的碧绿的沼泽地,花香水气缭绕,芦苇涌动碧波,这里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家园吗!
是啊,当年坐落在湿地边上的一个土里土气的小渔场,而今变成了令人神往的,职工们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这里的绿,绿得温馨,绿得平和,绿得充满了希望,绿是生命的底色,有绿就让人想到蓬勃向上的那种精神。
这天下午,巨大哥再一次对我说起渔场场长徐军那些有关绿色的故事。巨大哥告诉我,徐军这几天很忙,接待了省农委对水稻生长情况的调查,还要到县里开会,要不我会让他和你见个面,唠一唠。说着他又把徐军这几年的为渔场所做的,为创绿色家园而增光添彩的事对我仔细讲了起来。
二
徐军自从年出任鹤鸣湖镇渔场场长一职后,他就为绿色的梦而努力着。渔场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地转换着管理机制,不停地更换着管理部门,在迷惘和徘徊中缓慢地前进着,每一届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伟大宏图,但实施起来又是那么困难重重。当徐军走进这个小鱼场的时候,仍然是资金短缺,职工们仍然在老景旧环境里生活着。
改变生存环境是第一要务,他干事雷厉风行,他奔走在有关单位,求得各方的支持和有效投资。首先硬化了场区道路,确保职工出行方便,建筑了米的渔场社区,其中包括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疗卫生服务室等。硬化水泥地面平方米。环保艺术围栏延长米,种植果树、绿化树、0余棵。使湿地边上这个光秃秃的小鱼场有了一片绿意。环境的改变,让人们的心情有了一丝舒畅。
年,由于徐军多方努力和争取,省农委决定在渔场开展重度盐碱地种水稻的实验,投资万兴建了包括可为5万亩水稻催芽车间和可为1.5万亩水稻提供秧苗的50栋水稻育秧大棚及水稻育秧基地。年在场部东侧盐碱地上插秧的上百亩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斤。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徐军身体力行,带领全厂职工全力配合,布置配合了省农委的科学实验,也培养了渔场技术人才。这个项目的成功,让他兴奋不已,又在渔场东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上开发了亩稻田。春季的一片翠绿,秋季的一片金黄,这如画的景观,即为渔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渔场职工开辟了新财源。
盐碱地种水稻的试验成功,提水泵站和引水灌渠的建设,水稻催芽育种的基地的形成,为鱼场大面积开发盐碱地,调整优化产业提供了有利契机,徐军早已有了开发亩盐碱地的计划,他要打造一个真正的绿色家园,他要以招商引资和本场职工投资投劳方式来完成这个绿色之梦。
徐军说:渔场自成立到现在是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地方,老职工当年苦战奋斗打下了基础,他们的传统美德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周生和蒋凤云这两个老职工就是最好的典型,25年如一日抚养被别人遗弃的残疾女孩,在场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老两口为这个女孩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曾被评为年感动林甸人物。徐军上任后帮助女孩解决了五保身份,从扶贫物资上给予这个家庭特殊照顾,他的提议得到全场职工的赞誉和支持,并且帮助这个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困难户罗文无儿无女,脑出血后失去劳动能力。徐军多方奔走求助,帮他解决治病和生活中的困难。
在他的带动下渔场成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群体。
一个二三百口人的小小渔场的最基层领导者,他的品格,他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影响着这一方的人民群众。他的胸怀,他的理念,他的为人处事,都能关乎着这个地方的品质和风气。
年渔场的水稻育秧,因多种原因失败了。和农户签订的合同无法兑现。恰恰这一年春季稻苗奇缺,每盘稻苗的价格高达元,如果按约定赔款,稻农的利益受损,还可能因为买不到稻苗而弃种,一些稻农知道情况后情绪有些波动起伏。当时三合乡领导和县农业局的负责人都很担心焦急,怕引起稻农闹事。有的人开始埋怨,甚至有的人提出要追查责任。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徐军在党政班子会议上果断提出,决不让和厂里签合同的稻农受损;也不给各级领导添麻烦;干部职工的工资奖金不变;不管花多少钱,都要保证稻农栽上稻秧。他的决定让大家很震惊,让很多人很感动,让许多人称赞,也有人很惊讶。为稻农买稻秧,钱从哪来?这真是个大难题,徐军没有过多的华丽的语言,只是不声不响地出去贷款,从亲友那里筹款,他的行动感动了身边的同事,大家也纷纷协助他筹资,在最短的时间里筹到了购买稻苗的90余万资金,解决了这个因育秧失败引发的困难和矛盾。让上级领导松了一口气,让场里的稻农欢欣鼓舞。
这是一个多么有担当的年轻干部啊,他没有气急败坏地去追究育秧人的责任,他以一个领导人的身份承担了责任,有这样大气,沉稳,敢于担当的管理者,还愁绿色的家园的建设吗。他是个心里充满暖意的人,有暖意就有绿色,就有希望。
第二天我们要回县里的时候,徐军起早赶回来看我们,他敦实得像举重运动员,一张圆脸,面对你微笑着,给人一种温暖和诚恳。他很歉意地说:多住几天吧,我真的很忙,没好好的陪陪你们。
我说:唯一遗憾的是没和你好好地唠一唠。他笑了说:是啊,真想和你们好好地唠唠,对我们的工作提提意见。他十分的谦虚。这是一个年轻的基层管理者,是个富有爱心的有担当的人。我们相约,有时间一定到一起好好交流交流。
一个为绿色家园增光添彩的人,一个用真诚和担当染绿了家园的人,有这样的带头人,一定会让绿色家园更加美好。我为绿色家园点赞,我更为绿色家园甘于奉献的人点赞。
作者简介: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林甸县丛家窑,成长在花园乡。现为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鹰支持原创,承蒙垂青,酌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