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肛肠病手术患者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术后换药。频烦的术后换药,也是是每个患者更青睐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却不是最有益的。
肛门病术后换药,对创面的愈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换药不当,不仅可使病程延长,也可造成术后复发。
为防止术后出血,患者一般在术后24小时方可解大便,便后坐浴,再行换药。此后最好每日换药1次。若换药次数过多,换药时棉球反复擦创面,可使新生的肉芽组织和爬生的上皮组织损伤,反而会延长创面愈合时间。而换药次数过少或术后不换药,创面则易形成假性愈合,需再次手术治疗。此外,若创面肉芽增生过于旺盛及上皮组织爬生不良,也易造成创面长时间不愈合
。
不同病种换药如下:
1、痔疮术后换药较宽大的放射形切口应将引流纱条放置到切口底部,以使切口逐步愈合,可以避免肛门狭窄。保持大便通畅,换药时应轻柔,避免暴力换药致内痔结扎线过早脱落,引起出血或创面不愈合。观察创面肉芽,如果出现高于皮肤边缘时,应及时剪除。
2、肛裂后换药肛裂术后创面多为纵形,换药时创口要放小纱条至创口底。肛裂术后创面自基底愈合是不狭窄,不复发的关键。
3、脓肿、肛瘘术后换药脓肿或肛瘘术后腔内坏死组织多,分泌物多,换药时应尽量剔除腐烂组织、脓血等,可用康复新液、黄柏液、中药洗剂进行冲洗。冲洗后,创口内可用油纱条填塞引流,以引流通畅,或避免假愈合。
挂线的创面应注意保护括约肌及括约肌与内口间的清洁处理。括约肌挂线者应在术后10-12天左右及时拉紧,或者可以剪断剩余的括约肌并拆除挂线。
陈洪利主任提醒:肛肠疾病病种繁多,症状复杂,肛肠疾病初时症状不明显,不被人们重视,往往发展到便血、肛周脓肿、瘘管形成、直肠癌时期患者才来就医,此时患者痛苦大、多花钱还失去了治疗机会。了解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助于识别肛肠疾病,早期诊治,把握治疗时机。
专家简介: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专科肛肠科学术带头人”,中国高教会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聊城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特邀顾问编委。
使用新型专利两项
发表论文12篇
主编著作3部
参编著作5部
从事肛肠痔漏专业三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顽固性便秘、环形混合痔、直肠粘膜脱垂、溃疡性结直肠炎、肛裂、肛周脓肿、小儿肠道息肉等肛肠常见疾病;ppH、TsT、RpH微创新技术治疗疑难病症居我省的领先水平,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有良好疗效。
咨询
更多文章:
三伏天不能喝冰水?夏天必知的23个饮食小知识
打个喷嚏都骨折?原因竟是这个不受重视的常见病!
颈椎不好,头晕手麻?两个动作轻松治颈椎,一试就好!
医院
m.sdgxzyyy.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