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基层社区的妇幼保健医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遇上形形色色的人、种类繁多的新生儿及产妇健康方面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例在产后家庭访视中遇到新生儿肛周脓肿案例。
9月的魔都气候适宜,桂花的香气萦绕在申城的每个角落。同往常一样,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位于源深路的一户产妇家中进行产后家庭访视。
进入室内,看到产妇家中门窗紧闭,周围环境阴暗潮湿,室内空气混浊。新生儿常规体检见臀部两侧表皮破损、红肿。肛门周围11点方向有一肿块,色红,直径约1.5cm,顶端有明显的黄色脓点。触诊时边界清晰,有明显的波动感,肿块周围红肿,触之皮温增高,同时新生儿有啼哭反抗反应。
脓肿
体检后和产妇及家属交流疾病情况。当告知家属新生儿为肛周脓肿、情况比较危急时,产妇情绪比较冷漠,有明显的抵触。原来产妇为硕士毕业高学历人员,所有育儿知识均来自网络。其认为肛周脓肿是小儿常见疾病,自述网络上说有一定的自愈可能,不必紧张。
这里就非常有必要和大家交流一下新生儿肛周脓肿的知识了。
肛周脓肿
小知识
什么是肛周脓肿?
肛门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的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常见病因是什么?
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薄弱,护理不当时容易导致皮肤擦伤、沾污,病菌乘机而入到皮下组织致病。
有哪些表现呢?
多发生在出生后1-2月内,男婴多见,发病前常有腹泻或便秘的症状。患儿常因肛周脓肿出现局部疼痛,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安,排便时尤甚。有些会出现拒乳、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表现,可伴有发热。可见肛周红肿、硬结甚至皮纹消失,红肿处皮温增高,有触痛。开始时红肿区较硬,然后中央变软,出现波动感,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处理2-3天局部体征明显,可能进展为发热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肛周脓肿
小知识
如何早期发现?
建议家长每日在婴儿便后清洗肛门时仔细观察肛门情况,婴儿出现排便时哭闹要想到此病可能,以免耽误病情。发现后如何处理呢?
脓肿未形成前可保守治疗,若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可用温水或中药坐浴,然后用棉花或柔软的纱布轻轻擦干,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鱼石脂软膏等消肿止痛。另外,要保持大便通畅和局部干燥清洁,尿布柔软透气,勤换。脓肿形成后需行切开排脓。如何预防脓肿的形成?
坚持母乳喂养,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防止便秘。做好臀部护理,便后用温水清洗擦干,涂抹适量的护臀膏,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勤更换。如皮肤表面发生破溃则要立即停止使用护臀膏。情况严重无法自行处理时,要立即就医寻求帮助。经过我耐心的解释分析病情,并且及时电话联系新生儿的父亲,告知疾病的严重性,宝宝爸妈于第二天带宝宝去儿童医学中心就诊,并在儿外科门诊做了脓肿切开排脓术。术后两次电话随访得知患儿恢复良好。
作为社区妇幼保健医师,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产妇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我这还有很多的故事,下次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作者:预防保健科医生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