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有报道显示,各类肛肠疾病中,约87.25%为痔。临床上所指的痔疮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虽然痔疮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但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痔疮术后伤口脓肿感染
痔疮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疼痛时间长,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而且传统手术治疗时创口大,术后易造成患者大量出血,延长住院时间,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也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工作与生活。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多个领域的普及,近年来,微创技术也在痔疮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术后仍有较大部分患者易形成肛周脓肿感染。
二、痔疮术后切口化脓感染原理及表现
开放性外伤都有原发的污染,且污染程度一般较重,可以进入伤口深部,痔疮手术切除后此类伤所造成的严重组织破坏、血块、异物、失活组织都是细菌繁殖生长的良好条件,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创面,就有可能导致伤口化脓感染。化脓性感染局部表现患者为伤口疼痛,周围组织肿胀,伤大附近皮肤发红发热,局部有压痛,创面充血、肿胀且覆盖有不同数量和颜色的脓性渗出物或坏死组织。
三、紫外线应用于痔疮术后化脓感染部位治疗
利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照射,使化脓感染的局部组织代谢旺盛,提高了吞噬细胞内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从而抑制吞噬细胞自溶性的退化过程,增强吞噬成分和疤成分的抵抗性能,色素沉着,角质层增厚等变化,提高皮肤的防御能力,故可控制感染,促使伤口愈。
四、紫外线治疗痔疮术后切口化脓感染部位注意事项
在短波紫外线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伤口的变化情况及时增减照射剂量,如果伤口周边的上皮出现白色或暗紫色的齿状不整边缘,往往是紫外线过量所致上皮组织融解或生长受抑制的迹象,此时,应适当减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痔疮术后脓肿患者,在行手术切开引流的基础上,采用短波紫外线治疗的治疗方式治疗痔疮切除术后患者,可使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水肿消退,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手术效果,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痔疮术后化脓感染有效率可达到96.5%,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君德医疗搜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