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从广义说: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疾病都叫肛肠病,常见病多种。从狭义说:发生在肛门与直肠上各种疾病,常见的有30多种,其中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四种肛肠疾病则需要患者高度警惕!
痔疮
痔疮是所有肛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59%以上,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常见症状:便血、便秘、痔核脱出,排便时由于受到粪便摩擦,溃疡面发生破烂而导致出血,与大便不相融合,鲜红色,甚至会从肛门喷射出来。内痔会随着脱出肛门,发生嵌顿。
痔疮危害:贫血,长期便血会发生头晕目眩、心悸无力、困顿气喘等症状;还会造成精神负担,严重影响人的工作生活;诱发其他肛肠疾病,甚至恶化为癌!
肛裂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由于粪便过于干硬,排便用力过猛而导致的肛裂,女性常见于妊娠时期用力而伤及肛门皮肤肌肉。
肛裂常见症状:疼痛,是肛裂最突出的症状,疼痛剧烈、持久,并具规律性,不同程度的肛裂疼痛感也不同。便血,粪便干硬时容易发生便血现象,血量少,鲜红色,不会出现喷血现象,一般只在擦拭时纸巾沾有少量血。
肛裂危害:肛裂是一种感染性溃疡,治疗不得当或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哨兵痔、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瘘等疾病。
肛瘘
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肛瘘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组成。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一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
肛瘘症状: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可触及或控及瘘道通向直肠。
肛瘘危害:脓水、粪便污染衣裤,造成皮肤瘙痒、湿疹等一系列肛门皮肤症,机体免疫力下降,精神状态差,贫血等。
肛周脓肿
脓肿多来自肛门腺感染化脓蔓延到肛管周围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的脓肿。
肛周脓肿症状:肛门直肠周围有一个小硬块或肿块,局部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里急后重,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肛周脓肿危害:瘙痒,脓肿溃破会流出脓液,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夜间瘙痒加剧,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身体虚弱、全身无力、坐立不安、精神萎靡等症状。肛瘘,肛周脓肿后期会演变成肛瘘。
肛肠科中医特色治疗
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痔临床诊治指南》指出Ⅰ、Ⅱ度内痔应首选药物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和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的Ⅱ度内痔伴严重出血,Ⅲ、Ⅳ度内痔、混合痔,症状及体征显著的外痔,急性嵌顿痔、坏死性痔则需手术治疗。对于符合手术适应症的住院病人,可在手术室腰麻下行手术治疗。肛肠科采用传统的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式,并配合新式痔疮自动胶圈套扎器微创疗法,为患者解除病痛。
现代解剖学理论认为,“肛垫”是直肠肛门的正常组织,只有合并出现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称为“痔”。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手术方法从以往的将痔完整切除改变为在消除症状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肛垫的结构,以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患者的精细排便能力。
2.肛肠科术后疼痛干预疗法
对于严重的肛肠疾病,手术疗法是其治疗效果确切的常用疗法,但手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术后伤口疼痛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创面愈合和治疗效果,同时术后伤口疼痛也是肛肠疾病患者惧怕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
肛肠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干预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效果满意。采用肛周局部长效封闭配合自制中药汤剂坐浴熏洗,并使用院内制剂皮肤外洗剂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处方配药口服,调理气血,和营促愈。在病房护理方面,肛肠科护理人员将中医调护和西医护理相结合,采用贴敷、针灸、微波治疗等方法施护,旨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3.灌肠疗法为汉代张仲景所首创,通过现代医学的实践验证,保留灌肠疗法可以较好的治疗结直肠的局部病变,而且可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全身性疾病。这种疗法操作简便,起效迅速,还可避免一些口服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操作方法:取中药灌肠液50-ml灌肠(为使患者逐步适应,初次使用可减量),灌肠液温度应在38℃左右,保留2h以上。操作时动作宜轻柔,以免擦伤粘膜。患者保留困难者可采取头低脚高仰卧位。灌肠时间以临睡前为宜。
4.肛肠病的坐浴熏洗疗法
坐浴熏洗法,首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载“涤法”。是将药物煎汤在肛门部熏蒸淋洗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疏通腠理、调和血脉的作用。除中药的药物作用外,温热刺激也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并降低肛门众位痛觉神经兴奋性,起到止痛促愈的疗效。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在药液温度及坐浴时间方面,临床研究表明药液温度38-42℃,坐浴10min较为适宜,同时应注意在坐浴熏洗中适当放松肛门,并进行适度的提肛锻炼。虽然熏洗法简单易行,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创面愈合。如坐浴熏洗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创面糜烂,并可出现组织水肿,从而延缓创面愈合。中药坐浴熏洗剂采用我院自制的皮肤外洗剂,常用药物有苦参、五倍子、黄柏、芒硝、冰片等。
.熏洗剂:肛肠科熏洗法是指先用药气熏蒸肛门处,再用药液淋洗肛门,并坐于药液中的方法。这种疗法既可清洗患处,保持患处的清洁,又可将药力与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疏通腠理、调畅气血的效果甚佳。现代医学认为熏洗法可借热力使皮肤温度升高,毛孔开放,并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而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及水肿的消散。肛肠科自制熏洗协定方既可清热利湿,又能活血消肿,可用于痔漏术后创面促愈,也可用于脓肿初起、外痔肿痛及肛周湿疹等病。其主要药物均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及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多数清热类药物具有体外抑菌的功效,并能够减少炎症渗出,外用疗效较好。
5.其他中医治疗:目前我科还开展中医针灸、灸法、红外线、耳穴压豆等治疗。
作者简介
王伟民主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藏毛窦、肛裂、会阴部及骶尾部囊肿、肛周湿疹、顽固性肛门瘙痒症、肛门外伤。使用中医中药处理肛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丰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