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饭店的味道你可记得再做肉炒粉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防疫参战,如果不能去前线,那就呆在家里,远离毒源,阻断传播,这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也是一种最负责任的参战方式。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无所事事的呆着,很难呆的住,有人说,上班的时候盼休假,一个节日长假,还没有玩够呢,又该上班了。

可是,当你长时间休假了,你就会有呆腻了、玩烦了的感觉,恨不得一天都不想呆着,赶快上班。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长时间的休假,有后者想法的人还是很多的。

既然不知道哪天上班,总得找点事情来做,所以有些人选择读书,有些人选择习字,有些人选择画画,也有些人研究美食,大家用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丰富自己的假日生活,使得本来空虚寂寥的日子,变得紧张充实起来了。

别说有工作的呆不住,就是像我们退休的老同志也是如此,总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就显得特别无聊,格外寂寞,所以也得要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呆的住,才能呆的好。

有一天,我也突发奇想,学做一道尘封在记忆里的肉炒粉儿。

我之所以想做这道菜,是想起了当年做农民时,跟着赶马车的老板子去城里出差的情景,那个时候,出一趟差,每天的补助是一块二毛钱,这一块多钱要合理安排两顿饭,还得看一场电影。

所以吃饭就得科学合理的安排,记得每次出差,都要去城里那几家屈指可数的国营饭店里吃饭,常点的一道菜就是最便宜的肉炒粉儿,每盘两三毛钱,有点酱红色、透明的粉条里有几片薄薄的肉片,看着很有食欲,吃起来很香。

所以,这道菜就成了车老板子和跟车的下饭店的首选,当然,这道菜也成了我永久的记忆。

大约十年前吧,我和几个朋友在一起闲聊,提起这件事,我说,不怕你们笑话,当年人民饭店那道肉炒粉儿,我真的很喜欢吃,至今都没有忘记。

朋友老贺听我这么一说,他说这个可以有啊,当年人民饭店的上灶师傅在我家附近开了一个小吃部,他的作品都是人民饭店版的。

不久我就应老贺之约,去了那家小吃部,小吃部建在城边的一个铁皮做的临时小房里,三四张桌,天天爆满,饭店里的菜除了肉炒粉儿,还有溜肝尖、溜肠肚、熘肉段等等,都是人民饭店的招牌菜。

我仔细撒目,来吃饭的人,几乎清一色是和我年龄相仿或比我年龄大的人,这些人可能和我一样,也是奔着“人民饭店”来寻找老味道的。

肉炒粉儿端上来了,这菜的长相,几十年过去了,一点也没变老,还是那个样子,搭嘴一尝,嗯,不错,就是这个味!

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小吃部离着我家比较远,但后来循着老味道我还是去了几次,再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饭店就没有了。

我想到这些,我就对老伴说,今天我做一道肉炒粉儿,找找过去的味道。

老伴说,你也不是没做过,不好吃,别做了。我说,我经过潜心研究,深思熟虑了,这次一定会成功的。

说实在的,我没退休的时候,就是一甩手掌柜,厨房我是从来不进的,退休以后,才扎起围裙开始学做饭,慢慢的我觉得做饭还真是一门艺术,做好一道菜,从菜品、刀工、到佐料、火候、色泽,甚至摆盘儿都有着很深的学问,弄好一道菜,不仅吃着香,看着也是一道艺术品。

随着技艺的长进,我调侃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一直在琢磨自己的社会角色,究竟什么工作最适合我?退休了,学着做饭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自己本是一个厨子料!

我常和老伴说,过去你做饭都是传统的做法,和现在没法比了,现在市场上菜品、各种佐料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要买啥都能买到,过去,不是你做的没我做的好吃,你属于巧妇无米之炊,有技术没发挥出来,英雄不逢时,没有用武之地。

她说,过去食品匮乏,市场商品品种单一,即便是有东西,谁能买得起,都是勒着裤带过日子,省吃俭用。不过那时候的菜,现在人们不咋愿意吃了,但在那时候吃的还是很香呀。

她说的对,物以稀为贵,那年头,一般人家吃的菜,除了土豆子,就是大白菜,有点儿鱼呀肉的还要留着来客人吃。

假如偶尔有一次酒宴,桌上摆着几道像样的“硬”菜,赴宴的人恨不得眼珠子都掉进菜盘里,用垂涎三尺来形容当时酒桌上的人一点也不为过。

记得那时候,乡亲们茶余饭后经常的背后议论村里的四个人,说他四个人吃菜不讲究,并给他们四个起了外号,分别叫“菜龙”、“菜虎”,“菜豹”,还有一个叫“一扫光”。

菜龙吃菜有技巧,“君子”范儿,发现盘子里有肉,但不在自己这边,不好意思去夹,就采取掏洞的方式,从自己这边下手,尽快将对面的肉掏过来。他喝汤有个诀窍,““溜边挖底,轻轻捞起””,这样就可以把汤里边仅有的也是微量的“干货”吃到自己的嘴里了。

而菜虎菜豹则不然,不讲究面子,吃菜如猛虎下山,不看别人,瞅准直接就夹,凉菜上来了,先把菜帽干掉,因为一般凉菜的菜帽都是肉丝。如果要是他俩吃肉炒粉的话,筷子不是平着伸进盘子,而是翻着手腕将筷子放进粉条里,然后夹住用力一拧,让粉条缠绕在筷子上,恨不得这一下子就得撅半盘子。一扫光不用说了,顾名思义,他可以把菜吃的溜光,连菜汤都得喝了,他吃完饭,那才叫光盘。

现在想起来,那些事可笑也不可笑,都是贫穷惹的祸,都是好吃的太少惹得祸,哪个人不想吃点好的?哪个人不想多吃点好的?这几个人只是表现的不矜持罢了。看看现在,哪还有这样“没出息”的人呀。

我和老伴说着,就扎上围裙下厨了,这回我先泡好的粉条,然后在开水里煮,煮至透明捞出,用水冲洗,水里适当加了一点醋,稍泡一会儿,捞出再用味极鲜酱油泡上。

这时候开锅小火加热、放油、葱姜蒜炒出香味,放肉,肉炒至变白,放酱油少许,大酱适量,炒出红油,添水没过肉,大火咕嘟三分钟,使肉熟透,将粉条下锅翻炒,加入各种佐料少许,添加老抽适量调色,盐少许调味,翻炒几下出锅,一道正宗“人民饭店”版的肉炒粉儿出锅!味道好极了!

作者简介:陈清正,网名江山,林甸人,退休干部。

林甸往事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ylss/6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