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张福有忆父亲童年恋念他乡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705/7274987.html
父亲张殿武,是一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生于年,在林甸县二轻局系统离休,走过九十个春秋。翻开父亲留下的手记,泛黄的页面,熟悉的笔迹,还原着父亲的人生过往。为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父亲,透过文字、影像和与长辈亲人的反复沟通,寻访父亲童年真实的生活和他乡的足迹。知晓童年的他是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度过的,家国情怀感同身受。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我太爷病故在富裕县四撮房,从那时起家道中落,生活贫困潦倒。张家搬到依安县三兴镇北八里张秘书长围子,我爷爷、大爷爷、舅爷三家来到张秘书长围子都给邱五峰家扛活,后来又给杨德山家扛活。我爷爷奶奶因生活所迫将我父亲过继给远方他大伯父家,骨肉分离之时父亲问我奶奶:我这么乖为啥还要送人?奶奶泪如雨下:孩子呀,你在家就得饿死,逃命去吧。父亲的童年,兵荒马乱。预字九井(地名)惊魂的枪炮之战,父亲受惊吓患上癫痫的毛病,单薄的身子承受着虚弱和病痛的折磨,挣扎在生死的边缘。父亲小时候给地主杨德山家放猪,经常挨打受骂、忍气吞声,回到养父家不敢言语。有一次,电闪雷鸣突降大雨,父亲顶风冒雨、里倒歪斜把炸群的猪圈了回来。一只猪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退瘸了,杨夺过鞭杆子就往我父亲的腿上打:没用的东西,我给你的腿也打瘸了!父亲在年回忆到,十岁时给老焦家放猪,那年父亲的身体好多了,家庭生活略微宽裕些,养父给他订了婚,岳父是刘永昌。在父亲家北炕住,比他养父家还穷,因刘家没吃的、钱又不多,养父在他家遇到危难之际,多次伸出援助之手,供他们家几口人一年吃的。两家商定,父亲和刘永昌的女儿刘凤云订下婚约。刘家育有三儿一女,女儿刘凤云比父亲小两岁。凤云虽谈不上绰约多姿,但那大脸盘,炯炯有神的眼睛,浓黑的秀发,嫩白的皮肤,机灵过人……从此四家人(他父母家,舅舅家,养父母和刘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围着我父亲一个人转。有母亲的心爱、养母的疼爱,如今又得到未婚岳母刘娘的疼惜,母爱似春晖寸草,虽然放猪苦点累点,父亲的心情好了,有了久违的乐模样,苍白的脸逐渐变成黑红色。我父亲每天背着亲娘为他缝制的家纺长带布兜,不管走多远心里都踏实。兜里鼓鼓囊囊,装一个小铜锣,紧敲就是来狼了——求援,时而敲打一声是为在附近劳作的亲人们报个平安。兜里还有养母为他备的菜团子、水瓶子、防雨用的黄雨布。未婚岳母刘娘给他做一顶大草帽,衣兜里有对象刘凤云和哥弟们为他准备的大块糖、爆米花、瓜子。长鞭在手,腰间插着他姥爷给的蝇甩子,舅舅教他打蛇要打七寸,刘永昌老人告诉他:切记恶狗和狼来了,千万不能跑,远处时紧敲铜锣,靠近就用鞭子抽……父亲的足迹遍布围子周边,放猪时远离农田,还要挖点野菜,时不时查看猪的头数,丢了、狼叼走了是要给东家赔钱的。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身上没有不带补丁的,衣衫褴褛、赤皮露肉也常见。别看我父亲是个穷猪倌,风里雨里泥里地,他的行头不破旧、衣裤不上补丁,一旦刮破就有新衣上身,相比之下张家其他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正当父亲对未来的家庭生活充满憧憬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刘凤云脖子上有一块鼠疮(结核病),听说是飞鼠,身上多处发炎、溃烂,不久刘凤云就病故了。消息传来真是晴天霹雳、痛彻心扉,父亲泪如泉涌悲痛欲绝,这正是劳燕分飞、一个天堂一个人间啊!那时候,父亲的家早已不在依安住了,几经周折赶往三兴镇北八里张秘书长围子,为他的未婚妻刘凤云奔丧,送她最后一程。红尘滚滚,恋念他乡岁月,父亲的童年酸甜苦辣,经历了饥饿、病痛、和爱的波折,让人无奈、沉默、无语。同时他有亲父母、养父母、岳父母(未婚)、舅舅四家人的精心呵护,他也是幸运的。天道酬勤,回眸人生旅途。父亲童年时弃舍娇生惯养,带病给东家放猪,始终坚持劳作,养成倔强的性格,勤劳善良伴随父亲走完了他平凡的一生。父亲回忆童年往事(.9.7.)作者简介:张福有,林甸人,曾任知青,拖拉机手、电工。林甸饲草公司电工、保管员、副主任、副书记,林甸广播服务部修理工、副主任、主任,林甸广播电台机务部副主任、主任、天线工,华讯广播电视服务部主任,福有家电修理部经理,现为林甸县广播电台退休工人,《林甸史话》编委会编委。。

林甸往事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ylss/5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