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II张鹏王克武胡东方丁启贵甜蜜的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

非常感谢张鹏老厂长及王克武先生的撰文,让我们重温历史,当年的革命热情历历在目。

回首林甸糖厂初始轰轰烈烈的会战,让每一个参与建设者感慨万千,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永远留在了那块土地,记载着我们每一个经历者的酸甜苦辣与艰辛,更记载着林甸糖厂这个国企的荣与衰。

让人们为之付出亦骄傲的糖厂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林甸故乡的天际,曾经的辉煌成就永远的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二十几年的历程造就了一代原本优秀又出类拔萃的人才。

又经过二十年蹉跎岁月的蜕变,这代人已经慢慢老去。这些人经历了初建工业企业的雄心大志,为之奋斗了前半生。

同时也经历了完美的事业瞬间的倒闭。犹如一个家庭突然遇上了变故,改革开放的大潮没能留住这国有体制的企业,一样随波逐流前往某某有限公司上发展。一时间群龙无首,职工们无奈后冷静下来又各奔东西,寻找自己方的未来之路。

重新调整思维方式,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由于在原糖厂打下良好的合作及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制糖精神早己注入了这代人的骨髓,所以很快各自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什么艰难险阻也困不倒他们,从新奋斗,生存不是问题。在各自的岗位上依然是佼佼者。

胡东方年9月21日制糖精神永在雄姿永存——忆林甸制糖工业发展史撰文:张鹏协助:王克武图提供:王克武丁启贵编辑整理:胡东方林甸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工业战线是沒有制糖工业企业的,在文革后期(-)响应党中央周总理号召为了"不吃进口糖发展本国制糖工业"才有林甸制糖工业这一新兴企业。(当时中国市场白糖短缺,市民每人每月只供应二两白糖)当时为林甸县一项新兴工业事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下,在林甸县一工业系统制酒厂院內筹建一个日处理加工量为30吨小糖厂(一个党支部领导,制酒、制糖两套生产与管理人员)。当时是设备粗糙工艺简单只能生产出黄糖与红糖,产不出白砂糖。但当时县委、县政府应非常重視,县委书记王海彦同志经常巡視,主抓工业县长李春富同志几呼常年在基层抓工业小糖厂生产。齐齐哈尓市日处理吨甜菜糖厂,每年生产期派来3一4名师付支援林甸小糖厂生产。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已结束(-),龙江工业要发展,地方工业要发展,林甸工业要发展。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提出,多年来黑龙江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糖财政,制糖工业要发展。经县里向轻工业部和黑龙江省轻工业局申报,年至年春,轻工业部原副部长、基本建设司罗司长先后来到林甸考察、听取汇报(轻工业部副部长名为王毅之),看了当时的小糖厂,了解了林甸县的资源、交通运输等情况。年10月,轻工业部文件、黑龙江省计委文件、黑龙江省轻工业局文件,先后发至林甸县政府。批准在林甸县建设一座日加工甜菜吨的制糖厂,年产白砂糖1.3万吨,酒精吨,投资万元。由黑龙江省轻工业设计院负责设计。同时被批准的日加工甜菜吨的糖厂,还有明水、肇源、安达、扎兰屯四家。初步设计是在年12月在林甸县人民政府老招待所进行的,用了两周的时间,初步设计审查是在肇源进行的,施工图设计由黑龙江省轻工设计院于年1-5月份陆续完成的,并对五家新建糖厂进行了技术交底。对于在林甸建设日加工甜菜吨糖厂,按年不变价计算可创工业产值1万元,利税可达万元,可安排职工多人,其中正式职工多人。林甸县政府接到批准文件后,成立了建设糖厂会战指挥部,组建了会战领导班子,由6人组成,后来变为5人;(总指挥:孟宪武、付指挥:宋贵曾、李光兴、张鹏、于洪录、)全县抽调了50多人,成立了办公室、后勤组、施工组、采购供应组、技术与生产准备组、保卫组、运输组等职能部门。随着建厂工作的进行人员陆续增加。日加工甜菜吨糖厂的建设,投资规模、生产规模、生产人员、工业产值、利税对财政的贡献,是林甸县历史上最大的企业。人人听到都十分高兴。为了林甸的兴旺、发展,会战领导班子提出糖厂决心要在两年内建成投产,五家新糖厂要第一个建成投产。要学大庆拼命干,早晨上班四点半,晚上干到看不见,关键时候连轴转,没有奖金,没有福利,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只有早晨一碗清汤两个面包,每天工作劳动时间长达十四个小时以上,干劲十足,每个同志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为林甸建设糖厂做贡献,为第一个建成投产做出贡献。女同志和男同志同样劳动,奋勇争先,没有一个叫苦叫累。   从年11月到年5月,选定厂址、征用土地(26.5万平方米)、平整厂区、规划总图、地质钻探测地耐力、测地下水流量流向、打四眼供水深井(每眼井深米,小时供水量立方米)、修排水干渠、修筑厂区围墙(计总延长米2米)、三材进场(钢材、木材、水泥)、红砖砂石进场、立施工临时供电变压器、打施工临时供水井、厂房基础用大块毛石进场、生产厂房地基开槽、甜菜窖用土上土方各项工程陆续开始,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由于当时的年代正是物资紧缺的时期,设计的指定供给量与实际用量缺口很大,例如建筑用各种型号钢材、安装用各种大型型钢、各种规格的管材(最大口径毫米,最小的10毫米;Ф×4.5、Ф×4、Ф×10等)缺口都很大;各种通用设备如泵类、空气压缩机、真空泵,电气设备如电控箱、开关柜、电力电缆,发电设备如汽轮机、发电机、高压柜、低压盘、自控仪表、锅炉、分析检验仪器、专用制糖设备、分离机等,虽然有指定供应厂家,为确保按计划进度安装,确保年安装完成,第一家试用生产。会战指挥部组织了近30人的催货、求援队伍,分赴全国20多个省市几十个供应厂家催货。以大庆为中心,辐射东北各主要城市求购各种规格型号的钢材,会战指挥部的领导也分工合作外出求援。催货求援的同志们日夜兼程不辞辛苦,有的晚上回来汇报工作,次日起早又出发;有的同志外出长时间不回来,完成一项工作又去完成新的任务,许多同志边工作边研究求援办法,效果十分显著,没有叫苦的,没有叫累的,没有叫难的。   年5月土建工程开工,施工队伍进驻工地开始施工,会战队伍与土建施工队伍通力合作,一个目标保证工期,保证按进度吊装设备,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随着土建工程的全面开工,会战指挥部的成员按分工战斗在各自岗位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确保两年建成糖厂,第一个建成生产做出贡献。不论在哪一个岗位上,男同志也好,女同志也好,都是累也不怕,苦也不怕,险也不怕,顶着困难干,不讲任何条件,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高尚的境界!这种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最优良的传统。这种精神和品格永存,现在需要,永远需要。大型设备结晶罐、蒸发罐吊装之际,大庆派来(日本25-40丅)大型吊车给予了无私的支援,保证大型设备按工程进度及时吊装就位。在红光糖厂培训名学员(-年),红光糖厂同样是无私支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岗位老师傅毫无保留的传授操作技术,还提供了许多技术资料,师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培训的学员回厂后,个个是合格的操作能手。红光糖厂和林甸糖厂结下了永存的友谊,有什么困难都无私大力支援。在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培训了9名电焊工,(邹铁群、胡永林、王占武、马景山、韩建春、色秀莲、郑建华、丁艳君、赵淑荣)作为国家大型企业的车辆工厂给予了无私大力支援,焊工师傅细心认真的教,学员们认真的学,直接上岗操作,这9名学员回厂后个个是能手,考试都合格,在设备安装时都上岗操作。在齐齐哈尔糖厂培训了23名酒精生产学员,(丁金友、满玉珍、韩连斌、谭志军、刘春兰等人)齐齐哈尔糖厂同样是无私支援,师傅毫无保留的指导酒精生产操作技术,学员回厂后参加安装生产,个个都是操作的能手。由于会战指挥部指挥有力,土建工程、设备进厂、安装各种材料进厂、各种电气设备电气材料进厂、生产准备、甜菜种植等同步进行,走在的其它四家新建糖厂的前面。黑龙江制糖工业公司决定林甸糖厂进行会战安装,由原有六大糖厂(红光糖厂、齐齐哈尔糖厂、哈尔滨糖厂、阿城糖厂、城高子糖厂、友谊糖厂)各安装一个工段,其中红光糖厂还负责安装锅炉、汽轮发电机组、配电室、水处理。会战安装是无条件的,是友谊的支援;有条件的是安装必须保质量,保工期(年11月末之前),保试机生产成功。会战队伍于年7月中旬进入林甸糖厂各车间(食宿早已提前安排就绪),黑龙江省轻工设计院的领导、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工程师;黑龙江省制糖工业公司的领导和工程技术员;黑龙江省轻工业局(厅)基建处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各会战厂的领导、省轻工业局的领导都来到现场。各会战厂派来的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安装师傅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傅,有锅炉工、汽轮机工、发配电工、管工、泵工、吊装工、焊工、钳工,各岗位的操作工等。会战打响,各车间各岗位热火朝天,万马奔腾,施工蓝图铺开,现场指导、现场测量、现场起吊、现场制作、现场固定,现场焊接,焊光闪闪,到处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都在精心工作、精心安装,质量完全符合施工图纸中标准。每天安装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对于安装中遇到有异议的地方都是现场商议就地解决,安装工地随处都有注意安全的标示牌,每天都对安装作出小结,每周都做一次大结。由于省制糖工业公司组织指挥有力,设计院现场指导,六大糖厂领导认真精心组织,工人师傅进行安装,林甸糖厂会战指挥部和职工的密切配合,后勤的全力保障,到年11月中旬安装进入尾声,开始进行单机试运,打压、试真空、石灰窖烘窖、装窖点火,锅炉点火、煮炉、升压定砣,汽轮机调试、发电、生产系统试水、甜菜进场,11月26日开始联合试车,蒸发罐,结晶罐煮水,11月28日开始下菜试机生产。试机生产中各厂安装师傅和林甸糖厂职工共同在相应岗位操作,师傅细心指导,排除随时出现的故障。制糖工业公司的领导、技术人员、设计院的技术人员、林甸糖厂的领导、技术人员都进入试车生产现场,边试车边调整,边记录,处处都是兴高采烈的场面,相互祝贺,感谢省制糖工业公司、感谢设计院、感谢六大糖厂的无私的大力支援,感谢各位师傅的辛勤劳动。试车生产共进行了40多天,加工了1万多吨甜菜,最大日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的日加工甜菜吨,生产出了优级白砂糖,检验了设备,暴露不足之处,锻炼了职工队伍;试车生产证明,培训的职工队伍是合格的,操作水平与处置问题的能力具有水平的,为以后生产、检修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林甸糖厂实现了两年建成第一个试车生产成功的目标,是会战指挥部领导班子带头艰苦奋斗的结果,更是全厂职工讲奉献讲贡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不讲福利待遇,辛勤努力奋斗的结果,每个职工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每个职工都表现出了听指挥坚决完成任务的高贵品格,这种可贵的精神永存永在,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林甸糖厂会战安装,第一个建成投产,是社会主义大协作,无私大支援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是工人师傅高尚品德的表现,这种可贵的风格和精神以前需要,现在需要,中华民族永远需要。林甸糖厂建厂的精神、会战安装的精神永存永在。自年10月开始了第一个制糖生产期,到年经历了20个生产期,到了年已有40年的历史。如今我们都变老,但为制糖工业奋斗结下的友谊没有忘掉,为了林甸的发展和财政收入、为了林甸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日夜奋斗在宽大的厂区、高大的厂房里,夜晚灯火辉煌,在小太阳灯照耀下如同白昼,有节奏和谐的设备运转声音,水电气均衡供应,三班作业生产,有秩序的交接班。物料流过一道道工序,化验出每一项指标,优级白砂糖、酒精、颗粒干粕计量包装入库,销售到用户那里。在每一个生产岗位上的职工都精心操作,观察着仪表的指示、料位的变化、化验指标是否正常。在几千个日日夜夜里,我们都聚精会神的辛勤的工作着,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为林甸制糖工业贡献着青春和力量。时间过去了40年,为林甸制糖工业做出贡献的一些老同志老战友已辞世去了天国,但健在的老同志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怀念他们,没有忘记他们做出的贡献!甜蜜的事业把我们聚到一起,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这是永恒的友谊。时间过去了40年,宽大的厂区、高大的厂房,依然雄伟的矗立在林甸大地上,它的美丽雄姿永远为林甸大地增添着光彩。林甸糖厂的建设规模、投资规模、产品产量、职工人数、工业产值、上缴财政的税金,是林甸历史上没有过的;年后经过两次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日加工甜菜1吨,进入大糖厂行列,年产白砂糖3万吨,医用酒精吨,一九八五年从日本引进了2台压榨机与造粒机,上了年产0吨的颗粒粕生产线,为全县出口创汇,工业总产值达到了0万元,(按80年国家统一规定不变价价格计算)税金多万元,职工人数还到多人。林甸糖厂对县财政的贡献占50%以上,将永载史册。林甸糖厂建成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如白酒、啤酒、糖果;安置了上千人就业,许多家庭都受益匪浅。林甸糖厂的建设和发展,为林甸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多方面专业特长、专业技能的人才,至今有的还奋斗在某些企业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着专业技术和力量,这是一批宝贵的技术力量。林甸糖厂建厂会战精神永在!林甸糖厂的雄姿永存!为庆祝林甸建县百年活动贡献此文:张鹏,王克武动力车间一隅:当年酒精车间的全体员工:厂机关部分工作人员:文稿发出的第二天:征集老照片的活动进行中:尽量选择清淅效果的:糖厂宣传队全体合影,个个是优秀的文艺青年:糖厂化验室全员:风华正茂的他们:糖车间部分员工欢送丁艳君女士调走:财务科全员合影:参加县文艺调演的部分员工:厂派出学习的仅两名女工程预算员在其中:厂办总务科全员:糖厂托儿所的阿姨们:请拉伸放大细看哟: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期待一百张结止。林甸县第十七届团代会职工代表:首届高中文化补习班合影:糖厂排水车间部分成员:化验室欢迎调离同志:参加年林甸之春音乐的同志们:糖厂间技术人员工作现场:笫二届高中文化补习班:原料科全员合影,无从知道是那一年,一定是很早的:厐大的原料队伍:原料科:糖厂干警酒精车间员工:办公室人员欢送李维国同志:厂派红光糖厂学员:要加的图片很多,此次选择全是老照片,应该是最初的,待下一个编辑中继续……谢谢大家!

图文编者简介:胡东方出生年1月林甸县。

年随父母工作调转到龙江县实验小学毕业考入龙江县第一中学。

年齐齐哈尔市甘南东阳中学高中毕业。

年7月下乡在嫩江地区五·七干校生产科知青(原齐齐哈尔市委党校)。

年6月转入林甸县、镇、发明大队插队知青

年11月招工到林甸县新建糖厂参加建设,从此。正式学习与工作在这里开始,成人高等教育毕业于黑龙江省党校干部管理学院函授学习班。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函授本科班。

本人曾就职于糖厂基建科、企财处、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员工作,后普为经济师。

年调离糖厂至林甸县医保局工作。

年调至大庆市让胡路区财政局工作。

年12月退休。

出生于干部家庭,全家唯一的无党派人士,但心中满满的装着共产党。在岗期间工作虽然平凡,但是,从自身出发追求完美向往自由。低调做人,诚信做事。相夫教子,做到了即有独立人格又有顾全大局的中国式的女人形象。个人爱好摄影旅行音乐阅读,品茶。退休生活还算丰富多彩。本来不想介绍自己,《林甸往事》的张老师一定要我说一下!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而平凡的一人。谢谢大家。

文字作者王克武履历:

我是年出生在林甸县林甸镇东南街

年至年在林甸县第一小学读书,(在校读书七年,后糖厂补习初中,高中)

年10月14日林甸县小糖厂招工,我当时只有十七岁就走向社会,林甸小糖厂首批招工36名,(试验期8个月)当工作到4个月左右时上级就批林甸小糖厂8名转正指标,我因当时年轻好学,勤快努力,经师付推荐大家评比成为林甸县首批制糖工种。学徒三年,第一年工资每月18元,第二年每月20元,第三年每月23元。从年11月至年多次与小糖厂领导及师付和齐齐哈尔糖厂支援师付到省内外多家小糖厂学习,在小糖厂期间一直任车间代班长工作。当时甜菜小糖厂只能产出黄糖与红糖,供县内各饭店与学校食堂(加工糖三角用),大量供给了鞍山钢铁公司,换回无缝钢管供给省内其它糖厂用,由于在小糖厂期间工作一向积极肯干,任劳任怨,每年各季度、年度均评为劳动模范。

年1月光荣的出席了林甸县“劳模群英会”为县劳动模范,(照片)。年3月评为林甸县“工交系统”劳动模范。年5月出席嫩江地区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代表并到大庆铁人展览馆、大庆家属被服厂、石油化工厂,地下输油泵站等地参观学习。年1月在制酒厂团支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年春原团支部书记徐风楼调任县针识厂任党支部书记,我接任制酒厂(含小糖厂)团支部书记工作。年2月出席了林甸县第十五次团代会团代表。(照片)

年9月9日下午接通知说下午三时有重要广播,要组织全体职工收听,当时不知国家发生什么大事,下午所有职工在厂区广播杆下坐等收听中央广播,当在广播哀乐声中听到伟大领毛主席去世时全广场职工痛哭一片,半小时后酒厂党支部书记孙树林找小糖厂车间主任丁金友、王胜、王庭左、王克武四位谈话,说现在大糖厂刚开建急需用人,县里调你们小糖厂几位马上过去参加会战,望你们化悲痛为力量拿着调令马上到大糖厂报到,就这样我们含着眼泪手拿着调令骑自行车下午五时左右到了大糖厂报到,当时接待我们是会战付指挥于洪录同志,说现在是会战非常时期明早四点半上班,就这样我从小糖厂调到大糖厂工作。

年9月7日当时糖厂会战非常艰苦,因我会电焊从早到晚在糖车间顶层焊水泥过梁钢筋,带饭带水整天不下来,一工作就是十多小时,不讲报酬、沒有节假日、就是一个心思干。年冬季会战付指挥张鹏厂长带队一百多新员工去红光糖厂培训学习,付总指挥宋贵曾厂长带领安装大队四十多人负责厂内设备就位吊装。我当时任设备安装队班长,(当时安装大队先期分两个小队,一个设备安装队,一个外网电器安装队)冬季三九寒天付总指挥宋贵曽同志亲自指挥顶着严寒站在糖车间房盖上从外向内吊设备(大庆支援大型吊车),当时林甸县沒有大型机械运输起重设奋,最好设备就是一台推土机,所有设备全是人抬、搅磨搅、推土机拉推。冻的实在受不了宋贵曾就领我在房盖上跑步,其他人员在车间內用木柴烧火取暖。在两个月左右时间内就将以有到厂区内设备吊装就位,同期加工制做了车间钢平台与钢楼梯,冷热水箱,糖浆箱,分离各种型号糖密箱,包装砂糖贮斗等,为两年建厂投产,为全省各糖厂来会战安装做好先期准备工作。那时艰苦的故事实在多,不能一一说起。

年11月18日由于我工作突出糖厂党委批准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县革委会付主任边树臣(工业付县长)亲自找我入党谈话。同年12月我被评为糖厂会战十大标兵,受到县委书记王海彦同志亲自接见。

年春天至秋季我带领全班人员安装了糖车间三层、二层各层钢护拦焊制,水泥楼梯护拦焊制、一砂助晶槽平台护栏焊制、动力车间十吨锅炉贮煤仓焊制、十吨至二十吨锅炉¢至引风管三套制做,动力车间一层採暖安装,制糖车间甜菜窑三条¢供水管网近二百米安装,全厂总供水地下管网¢至全长几百米焊接安装,酒精车间12台发酵罐制做等…

年11月林甸糖厂在中央轻工业部、省轻工业厅、市县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大糖厂、全县人民大力支援与配合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要调试生产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均以到齐只等顺利下菜,但突发事情产生,全厂总排水排不出去,总污水泵站贮水池口不进水,县工程公司在浇注混泥土时将进水口高打近30公分,怎么办,各级领导都在看,由付县长边树臣、总指挥孟宪武亲自坐阵指挥,由付指挥宋贵曾带我组成敢死突击组亲自下地下3米多深排水管内,在刺骨的冷水中用大锤钎子一锤一锤砸下去,(当时沒有电冲击镐),周身泥水灌透,冻的直打牙骨,实在受不了边树臣付县长就将我们拉上去喝几口白酒吃点烤糕(玉米面发糕)烤烤火再下去砸,经过一夜的突击终于排出事故。车间可以正常生产了。我当时因24小时沒休息又困又饿扔掉所有泥衣服,穿上厂给一套新棉衣棉裤回家休息。

年至年先后在糖厂会战中任安装队班长,机加车间铆焊班班长,制糖车间维修组大组长

至年连续评为糖厂十大先进个人标兵,年被评为林甸县工交战线先进个人标兵,年11月受林甸糖厂1%奖励一级工资,(月工资由38,60元调到45,20元),年12月出席林甸县第七次党代会,为党代表(代表证)。年出席林甸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为人民代表(代表证)。年12月评为林甸县青年新长征穾击手(证书)。年1月评为嫩江地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证书)。年5月出席黑龙江省第二次青年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为省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林甸县两名:商业战线马云龙,工业战线王克武)(奖章)

年任制糖车间付主任,主抓设备管理,年提任糖车间书记、主任。后困身体有病住院改任专职付书记。

年至年在糖厂糖车间11年间抢险处理生产事故多启,经常24小时不回家,饿了冲杯白糖水,困了就合衣睡一觉。从建厂到扩建经历了三次从死亡身边路过,回顾过去真是不敢回想。想以故去的老工友我应是幸存者。

年至年连续多年评为县各年度优秀党员,年糖厂扩建中荣立二等功,年受厂3%奖励工资一级,(月工资以调到68,40元,同龄职工中为高工资)。年评为黑龙江省糖业战线先进个人,所领导班组为先进集体(集体糖车间维修组,先进个人于志杰,王克武)(光荣册)

年调任糖厂安技科任科长,兼任机关党总支二支部书记。年安技科、人事料、组织科合并,统称人事处,任付处长。年7月调任糖厂供应处任处长,支部书记。年至1年6月糖厂破产留守看守物资。

年至1年近30年时间自已在林甸制糖战线上风风火火走过来,吃过苦受过累,得过病受过伤,落个终身伤残,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但我不后悔,我一生就想干好工作,尽量不让别人挑自己毛病,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受红,不忘入党初心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党给了我很高的荣誉,糖厂所有职工给了我很大支持与帮助,我永远感谢党,感谢支持与帮助我的人们。

1年7月糖厂破产卖给私企后,自己在家休息一个月左右被县內另一家私人企业聘用,大庆碧港淀有限公司骋为生产调度(嵩天集团前身)后任生产付总经理,年调任绥棱嵩天薯业淀粉有限公司常务付总兼生产付总经理,年至年2月调任嵩天集团哈尔滨总部任生产付总监,总载助理。7年至8年连续评为嵩天集团选进个人。(奖杯)

年2日退休在家休息.

总之糖厂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感人之事几日写不完,林甸糖厂我永远怀念你,怀念以故近一百四人老领导与工友,怀念还健在以分散在全国四面八方的糖厂老工友,祝你们健康,祝你们家庭幸褔。

文字作者张鹏履历

年8月生于甘南县。

年8月在齐齐哈尔第一中学高中毕业。

年8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学有机合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年8月在林甸县第一中学任高中化学教师,按校长戚维翰要求,因陋就简建成了化学实验室,开展了学生化学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结束了一中没有化学实验室的历史。

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下放到西南街二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年下半年到年,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按林甸县委要求参加了战备工作,在危险与困难中,研制成功了烈性炸药“黑索今”(俗名为“旋风炸药”),“太恩”:起爆药“雷汞”、“二硝基重氮酚”;“火雷管”和“电雷管”。其中烈性炸药“太恩”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民兵爆破器材》一书中。林甸的战备工作科研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受到省的表扬,省战备办为林甸战备科研下拨了经费。内蒙及本省许多县市前来林甸学习。

年调入林甸第一工业科工作,在党委书记刘兴汉、副书记潘德印领导下做技术工作。不久又到制酒厂工作,在副县长李春富指挥下,在制酒厂书记孙树林领导下,与丁金有、王克武、刘延林等同志共同抓小糖厂生产技术工作。年11月在第一工业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至年10月,在做好小糖厂生产技术工作的同时,跟随副县长李春富做建大糖厂的前期工作。

年10月年6月任林甸糖厂(吨/日)建设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在党委书记孟宪武领导下,分工负责生产技术,材料、设备总体计划,生产准备、人员培训、工艺安装等荐工作。

年6月至年9月任林甸糖厂党委委员、生产技术副厂长、工程师。年抓了由吨/日扩建到吨/日工作。期间被选为中共林甸县委第七届县委委员(书记是王海彦);第八届县委委员(书记是朱昆);年经嫩江行署提名被选为黑龙江省科学系统先进工作者(证书、合影)。

年9月至年5月经中共齐齐哈尔市委批准,任林甸糖厂党委副书记、厂长。期间被选为林甸县人大第九届常委(主任是吉瑞彬)。抓了由吨/日扩建到1吨/日技术改造工作。年9月从日本引进了压榨机和造粒机,建成了年产1万吨的颗粒干粕车间,出口创汇。

年11月至年10月,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退休。退休后应市安全生产管理之聘为七区九县有关工厂、公司、商店讲授了五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本人在林甸工作生活了二十六年,其中从年10月到年5月在林甸糖厂离任,总共在林甸糖厂工作了十三个年头。这十三年是最有意义的十三年,是和全厂职工共同奋斗付出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十三年,是最值得回忆的十三年,是和全厂广大在奋斗中留下友谊的十三年,我的工作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向已故的老同志、老战友致敬!祝健在的老同志、老战友健康幸福!

张鹏克武东方启贵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ylss/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