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我市规划建设的17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现已全部建成,日检测能力达到人份以上,将更好履行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哨卡”作用,为新冠肺炎病例早发现提供可靠依据。截至5月23日16时,全市核酸检测总量达人份。
据悉,按照国家、省政府加快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扩大核酸检测能力等相关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医院加快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四县必须各自建立县级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
17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分别为市疾控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疫情发生后,我市部署对全市核酸检测机构进行规划布局,逐步提升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缩短检测周期,市县两级政府分工负责,累计投资万元用于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
在加快推进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市创新采取同步设计审核、同步设备试剂耗材采购、同步培训人员、同步指导验收、同步监督检查的“五同步”。
我市主要领导通过视频召开调度会议督办,市指挥部实行日报告制度,下发督办函,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和院长签署承诺书,明确完成时限,各部门各执其责,通力合作,加快建设进度。不足一个月时间,我市便完成17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全部建设任务。
“5月7日实验室投用,随着各环节的不断完善,标本量也逐渐增加,目前检测量已超过人份。”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表示,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共有6名检测人员,每天核酸检测量为人份左右,远超规划设计日检测量。
“人员轮岗,机器不停,我们现在单日最大检测量可达到人份。”据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介绍,为提高检测效率,医院检验科全员上岗,共排五班,24小时轮岗,启用三台核酸提取仪、三台扩增仪,达到最大检测能力。
实验室建设与人员培训同步进行,市卫健委成立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专家组,抽调专业技术人才到各建设单位现场指导,对实验室改造和设备采购提出意见。
同时,抽调市疾控中心专家组成专项督导组,每天对各县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提前介入,加快推进。为解决检验人员能力不足问题,市卫健委制发了《关于开展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已经建成实验室的三家单位(医院、医院和市疾控中心),与新建实验室建立帮扶关系,提供进修培训机会,采用现场手把手教、线上一对一学、视频连线辅导等方式,医院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由PCR实验室专家现场指导、驻场帮扶带教,尽快提升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尽快独立开展检测。
现已培训人,其中检验人员人,并通过考核、合格发证、持证上岗。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我市还向17所核酸检测实验室派驻专家,实行1对1包保责任制,进行技术指导,提升检测水平,强化检测能力。
据悉,我市各医疗机构一直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特别是检测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及时学习国家防控方案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目前该指南共更新六次,每次更新,医院都立即组织学习,让工作人员充分理解,确保检测质量。同时,检测人员还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准操作程序》等国家规范,提高知识储备。
此外,全市17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均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全力保障各类应急物资供应,全员认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及穿脱防护服等操作规范,实验室感染性医疗废弃物每天及时高压灭菌,专人走专用污物通道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间处置。
来源:大庆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