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林甸县:“扶贫车间”拓宽贫困人员增收渠道
林甸县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安置农民就业,建立“企业+乡村+农户”的产销模式,拓宽贫困人员增收渠道,助力2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其他贫困人员脱贫不返贫。在四季青镇新富村,“扶贫车间”内的30多名农民正在赶制一批防护服、鞋套等产品,经过农民手中批量缝制后,根据订单要求,由新富村转交给服装企业。这种“企业+乡村+农户”的产销模式,成为带动村贫困劳动力增收的有效途径。新富村扶贫车间管理员张淑霞:“年前做防护鞋套那时候,每个人一天能挣上块钱,之后又做的防(油)护服,这个也能挣上50块钱一天。”据统计,新富村“扶贫车间”每月可缝制3万多套鞋套。目前,主要缝制防护服,每月可完成近2万套。参与缝制工作的5名贫困人员,月增收元以上,保证了脱贫不返贫。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在林甸县有三个。四季青镇新民村手工编织“扶贫车间”,主要生产蒲团、花篮等手工编织产品,有20多名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员3人,每人每天收入60元。鹤鸣湖镇东升村的苗木花卉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4人,每人每天收入70元。林甸县人社局副局长朱洪岩:“今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人社局继续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安置、专场招聘会推介,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县内外企业吸纳,开展技能培训等方面,全力推动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就业增收。”记者:徐翠翠赵阳林甸台李海光
平台编辑:李沛晗肖竹青
统筹:吴世友刘劲松
监制:杨国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