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

北京皮肤科哪里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8.html

1月5日,县政府大会议室充满喜庆气氛,会场清新简洁,庄严热烈。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悬挂,10面鲜艳红旗分列两侧。全县人民盼望已久的林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县委书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晋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彭少华;县委副书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李德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宋绍柱、衣德利、孟祥富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张希发、王晓东、宋俊丰、贾海燕、齐国辉、刘洪宝、杨晓明、江洪财等县领导及大会主席团成员也在主席台上就座。

会议应到代表人,实到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大会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彭少华主持。

9时10分,彭少华宣布:林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希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张希发说,年初以来,全县上下真抓实干,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4.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同比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元和元,同比分别增长7.7%和11%。

报告指出,一年来,我县坚持补短板稳增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脱贫攻坚年”行动,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圆满完成年度既定脱贫目标,28个贫困村出列、户人告别贫困。目前,全县48个贫困村、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中,已实现38个村出列、户人退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4.2%降至1.9%。利用涉农整合资金1.93亿元,实施宏福农业、乐尔肉兔、昌林木耳等产业扶贫项目,按整合资金投入的6%收益“反哺”脱贫攻坚。户贫困户自主经营的3.8万亩耕地全部实现订单种植,户均增收元。“托牛入场”和生猪“资产收益”扶贫持续平稳运行,受益贫困户分别达到户和户,户均年分别增收元和元。全年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人,实现收入万元,开发设立农村贫困劳动力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个,人均年增收元。依托温泉旅游和电子商务,引导贫困户发展乡村游、农家乐、手工编织、庭院经济、农产品线上销售等多种经营增收脱贫。47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运营,发电万度,实现收入.5万元,村均增收8.4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投资1.13亿元,改造新建管网.3公里,新打水源井眼,安装水处理设施套,实施电力配套工程处,实现村屯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全县农村群众全部吃上了“安全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户,全县贫困户全部住上了“安全房”。完成空闲房灭迹户,实现生产性利用户。三年来,累计投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户,占农村危房的93.1%。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87亿元,实施乡村振兴、贫困户通村组、以工代赈等扶贫道路硬化工程.2公里,全县通村屯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农村群众全部走上了“硬化路”。农村宽带网络、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前达到国家脱贫退出验收标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着力推进宏伟乡和鹤鸣湖镇两个试点乡镇乡村振兴工程,累计投资1.16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8个。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政策。

一年来,我县坚持强基础抓特色,稳步发展现代农业。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增长6.8%。完成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林甸灌区)主体工程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工作。投资2.25亿元,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高产稳产田15万亩。实施双阳河堤防和东升灌区水毁修复工程,集中清理疏浚河道8.8公里。发放各类农机补贴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坚持“一减五增”原则,落实优质玉米万亩,新增水田2万亩,总量达38.7万亩,新增大豆种植6.9万亩,总量达29.4万亩,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及饲草饲料作物种植规模达到51万亩,粮食总产实现98.25万吨。全县奶牛规模牧场达到31处,存栏奶牛5.6万头,年交售优质商品奶21万吨,规模牧场数量、交售商品奶量及鲜奶质量位居全省首位,优质核心奶源基地进一步巩固提升。林甸牧原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建成投入运营,饲料加工等关联项目有序推进,乐尔年加工0万只肉兔项目正式投产,新建3处种兔繁育场陆续投入使用。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3.2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51.8%。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依托宏福、润琦、辽百等龙头企业,着力打造棚室柿子、鲜食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宏福小柿子”成为外交部全球推介黑龙江重点产品,宏福番茄、碱地香大米等通过欧标检测,润琦有机种植基地获得欧盟有机转换认证。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达到13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70.6%;新增农业合作组织30个,总量达个,拉动土地流转47万亩。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一年来,我县坚持上项目增动能,积极壮大二三产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7%。新建续建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9个,建成投产15个,完成投资10.2亿元。伊利公司完成高端液态奶生产线改造,上缴税金万元;规上企业达到11家,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8亿元,同比增长50.8%。引进投资20亿元的伊利二期液态奶生产基地、汇恒鲜食玉米深加工及速冻果蔬等项目20个,总签约额62.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13亿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累计注册公司29家,年实现税金万元。规划投资1.5亿元,启动园区道路、电力、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签约入驻项目21个,总投资亿元,开工建设14个,投产11个,实现产值2.7亿元,填补了林甸历史上园区经济零的空白。加快发展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全年接待涉旅游客万人次,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和55.6%;接待俄罗斯游客1.92万人次,实现收入万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入驻电商企业11家,建成村级服务站点67个,实现交易额万元。

一年来,我县坚持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4.8亿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人,职工“五险”扩面人。全面完成城镇低保复查工作,动态调整城乡低保对象户、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万余人次。完成重度残疾人类别等级重新审核工作,调整降级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万元。新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3所。投入万元,实施城乡中小学维修改造、城区学校塑胶跑道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25个,县第三中学恢复运行,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林甸学子实现清华梦。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和3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和黑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建设基层文体广场25处、全民健身场地2处,林甸龙江剧艺术中心获评全国优秀基层院团。投资.2万元,历时两年完成自来水厂升级改造,新建改建城区供水管网公里,群众企盼已久的自来水水质不优、不能全天候供水等问题将在年春节前得到彻底解决。县客运站移址新建完成主体工程。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绿化街区15条,栽植花木3.6万株,维修城区路灯盏。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5个“一二类”问题完成整改。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引导,实现秸秆全时全域禁烧。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有效加强。深入推进“绿盾”行动,认真开展26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现已销号解决16件。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件,法律援助惠及7人。加大历史遗留的棚改回迁安置和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解决力度,完成回迁安置55户,办理1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首次登记。

一年来,我县坚持抓改革转作风,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完成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加快地热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产权使用登记企业11家,封停违规利用地热井13眼。推进出租车提档升级改革,改型升级城市出租车台。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改革试点工作。商事登记实行“三十五证合一”。个政务服务事项缩减办事环节个,压缩材料份,公安交管、户籍办证实现全城通办、全程网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件人大代表建议和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政府廉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报告强调,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县委工作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产业升级为动能,统筹推进补短板、优环境、强项目、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积极助力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奋力开启县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2%以上。

报告指出,年,要夯实产业基础,筑牢脱贫攻坚根基。按照“四个一”产业扶贫部署,加大农业主导产业培植力度。一要提升种植效益,二要提高畜牧业质量,三要发展劳务产业,四要扩大多种经营。要完善基础设施,补齐脱贫攻坚人居环境短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实施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工程,推进道路硬化、村屯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动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争取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脱贫摘帽奠定基础。要落实扶贫政策,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强扶贫政策保障能力。一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二要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三要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四要落实光伏扶贫政策。五要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六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七要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报告提出,要突出项目建设,强化脱贫攻坚保障。深入实施“项目增效年”行动,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一要优化服务扶项目。二要突出重点建项目。三要加大招商引项目。四要完善园区聚项目。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脱贫攻坚动能。培育新兴业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互动,突出现代服务业带动脱贫攻坚的辅助作用,打造具有市场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一要提升温泉旅游业。二要发展温泉关联产业。三要做强电子商务产业。要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发展活力。纵深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环境,以关键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二要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三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四要加强社会治理。五要强化财源建设。

报告强调,实现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把忠诚履职放在首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开启林甸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彭少华向大会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年,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依靠全体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全年召开常委会9次、主任会13次,开展“三查(察)”活动19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1个,对14件规范性文件依法进行备案审查,依法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9人次,督办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件,配合省市人大调查、视察、检查活动17次。

报告指出,年,县人大常委会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依法履职,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中心意识。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紧扣经济发展抓监督,紧贴民生改善抓监督,紧盯法治建设抓监督。要加强服务保障,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强化代表履职管理。要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县人大将在县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为决胜脱贫攻坚,开启林甸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县人民法院院长刘登斌向大会作县法院工作报告。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葛少禹向大会作县检察院工作报告。

出席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县处级领导、县离退休老领导、市人大代表及县直有关部门、驻县各单位、乡镇场、部分企业有关负责人列席了开幕式。

(林甸县电视台记者于凯旋刘杰杨建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ylss/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