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方式、术后换药与患者术后恢复息息相关。换药的好坏决定了患者出院时间。特别是肛肠科术后换药,一些特殊手术术后换药的好坏对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有较大影响!所以,手术方式的改进很重要,术后换药等基本功也不可忽视。
开讲啦端着小板凳,排排坐听课
No.1伤口愈合三阶段肛肠疾病手术切口通常为二类切口,二级愈合。手术伤口恢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炎性期;(二)纤维增生期;(三)上皮覆盖。整个伤口愈合期时间在11~30天,这也是为什么肛肠患者一般换药时间在一个月的原因。
早期手术后的第3~5天,主要为伤口炎性渗出,故早期换药主要原则为清洁伤口,清理脓液和异物,保证引流畅通,减少细菌繁殖和分泌物刺激,以防感染的发生。换药原则以水剂为主,用水纱条覆盖创面,比如双氧水冲洗创面后,用呋喃西林水纱条湿敷,以起到清洁、渗透、消炎、吸附等作用。促进炎症吸收,记录单上也应写明伤口有无渗液、出血等。
中期手术后5~20天,此时术后伤口分泌物少,肉芽组织增生。因为新生肉芽组织无法有效抵抗外界理化刺激,极易受损,因此护理要点为:保护肉芽组织以免影响创口愈合。换药时以油膏类药物覆盖为主,也可适当增加促肉芽组织生长的药物,保护新生肉芽组织。该时期尽量少用消毒剂,以免影响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注意观察肉芽组织是否生长良好,若过度生长还需剪除多余部分,病程记录删故需记载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后期手术后第8~25天,手术创面已经基本被新生肉芽组织填平,创面边缘上皮细胞向中心靠拢,以保护上皮组织生长,防止肉芽组织过度生长。保护上皮组织表面的有促进上皮生长的纤维膜,该时期适合间断换药。
No.2“换药要点”(1)引导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肛肠科因手术创伤部位特殊,换药需患者配合,因此一定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换药,特别是刚开始换药的时候。
(2)伤口清洗
通常无需清洗,但涉及肛周脓肿等,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多的情况下需要清洗伤口。常规用生理盐水、呋喃西林、双氧水清洗,清洗原则为自上而下,先里后外,清洗干净后有利于减少细菌,保证药物的持续消炎作用。
(3)创口观察及处理
换药时注意观察手术创面变化,适当采取措施解除妨碍创口生长的因素,为创面恢复创造良好环境:
清除化脓、腐败组织,减少细菌繁殖,加速创面的愈合!
对深大创口,每天注意要换药通畅,引流条要引流至底部,防止假性愈合及桥形愈合!
对水肿的肉芽可以一是用高渗盐水湿敷二是可以用抗菌药物水纱条湿敷。
对肉芽颜色不好者,可以用京万红等药物。
对伤口生长有难度的,可以参照我的医生中的另一个换药帖子应用,比如说糜蛋白的应用。
No.3“换药禁忌”不应该增加患者顾虑、担忧、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会导致患者怀疑你的专业度。
杜绝“三猛”,猛擦、猛塞、猛捅!会加重伤势甚至导致创面经久不愈,增加患者痛苦。虽然临床这种情况不多见,但仍需注意,医患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患者在换药时放松肛门,才能方便换药操作,而不是患者加紧肛门,护士粗暴换药。
(1)换药要充分暴露创面,不能看都没看清就朝肛内乱搽捅,要顺应肛门舒缩规律的探入,动作轻柔,使药物到达创面。对肛裂,肛瘘者,要沿创底由切口平行探入。遇到阻力时,先避开切口由肛门探入,再将探针探入创底,由内向外抽出即可。与之相对应的是——“猛捅”。
(2)填充物到达创底应该自然填入,不松不紧为宜,不能“猛塞”,这样会造成人为的损伤。
(3)清洁创口动作轻柔,不能“猛檫”,这样会损伤新生的组织,且增加患者的恐惧。增大刺激还使肉芽组织水肿。
No.4“特殊伤口处理”(1)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处理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术后换药也具有重要作用!及时清理引流出的分泌物和切割的组织残渣,同时防止创面基底过早愈合而导致假愈合的形成。因此,换药尽量暴露创面的同时,使分泌物及切割出来的组织残渣及时排出。对严重感染、分泌物较多者,用生理盐水自上而下,先里后外的清洗伤口。
(2)复杂性肛瘘的旷置段管道的处理
主管道原发灶的清除后,坏死组织吸收而达到愈合的目的。在术后2天就可以拉出旷置条,对旷置段管道稍加压即可,不能对旷置段管道做过多刺激,这样会刺激腔道影响粘连。
排版:医院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文案: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