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的应用:中药熏洗治疗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是指将药物煎汤或用开水浸冲后,趁热熏蒸,熏后用药液淋洗或浸泡患部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应用历史,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已载有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者,而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也载有以药物熏洗痔瘘的方法,《内经》中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即热汤洗浴之法。《伤寒论》和《外科正宗》皆提出中药外洗的理论。以后此法历代习用效果较好,并逐渐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其疗效好,适宜肛周疾病防治度高,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
中药熏洗治疗现已成为我科治疗肛周疾病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在中医师理论指导下,中药科研人员理论辩证组方,经数千例患者术后中药熏洗治疗伤口临床观察辩证下完善方剂,制成-中药熏洗治疗制剂。
肛周疾病常规术后因局部血液、淋巴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水肿,疼痛加剧,影响创面愈合。中药熏洗治疗原理坐浴时借助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湿润蒸腾的热气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皮肤温度升高,毛孔开放,微小血管扩张,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静脉、淋巴管回流畅通,制剂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就容易透过皮肤附属器官和创面组织吸收,直达病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除湿止痒、去腐生肌,发挥最佳治疗效应。
痔瘘科中药熏洗治疗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连、蛇床子、白芷、苦参、蒲公英等对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周湿疹等疾病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制剂坐浴可减轻症状。而对一些单纯痔、肛周潮湿、瘙痒初期病患,坚持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制剂坐浴可以治愈病患。科室中药熏洗治疗制剂主要用于肛周疾病术后治疗,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除湿止痒、去腐生肌等疗效,对术后疼痛,水肿、创面愈合、肛周瘙痒等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各类肛周术后、肛周脓肿术后、肛瘘术后、肛裂术后等通过中药熏洗治疗制剂坐浴可清洁创面,消肿止痛,使局部气血经络改善和恢复,利于肉芽生长。近年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改进了中药水煎工艺及坐浴用具,临床疗效较好,患者自述坐浴舒适,效果佳。
使用方法:科室将中药在煎药机制剂后包装后分发患者手中,患者准备好坐浴膜、热水、毛巾、卫生纸等,将煎好的制剂倒人盆内,加入适量(一般为ml热开水,患者暴露臀部坐在坐浴机上先进行熏蒸;待药液温度适合时,臀部坐入坐浴膜中泡洗。一般肛肠疾病术后,在大便后进行熏洗坐浴,先用温水将肛门洗干净,再进行熏洗、坐浴。坐浴时间一般为20分钟,早晚各一次,早晨8:00前熏洗完毕后再至换药室进行伤口换药治疗。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应注意以下事项:先熏3-5分钟,待药温降至38℃-40℃时再坐浴,避免烫伤,熏洗时中药药液及加水总量以坐实后药水不溢出为宜。年老体弱熏洗有困难者,可让其侧卧于床上,家属用热毛巾浸泡药液后覆盖肛门擦洗及热敷治疗。
我们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制剂治疗的术后水肿、疼痛,创面愈合缓慢,肛周潮湿瘙痒等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疗效患者满意,使用方便,现已作为治疗肛肠疾病术后辅助治疗首选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