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惠云做阳

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来自22个国家的39名护士荣获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

本届中国共有6名护士获评该奖章,西安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获此殊荣。

这也是陕西省获此殊荣的 人。

投身护理事业34余年来,杨惠云始终视患者为亲人,待同事如姐妹。

她体谅患者、鼓励患者,做他们康复路上的左膀右臂;

她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刚发的工资,她塞进了患者手里;

她积极倡议,成立“一元关爱”护理基金、组建“阳光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将点点爱心汇成涓涓细流;

她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为护士姐妹们撑起一片天。

危难时刻她不退缩,患者在哪儿她在哪儿;

她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想方设法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她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学术上硕果累累。

“南丁格尔的一生,不仅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崇尚科学的一生。”这是杨惠云经常说给护士姐妹们的话,也是她职业的起点,以及要付诸一生的实践。

三十多年如一日,杨惠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多次荣获省级和全国的 护士、陕西省“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她所带领的护理团队,医院争取多项殊荣。

做“阳光天使”

点亮患者“康复之路”

“从投身护理工作那天起,我就想好了,此生要用爱心和双手,为天下患者服务。”

“护理工作很琐碎、很累,但我无怨无悔。践行优质护理,送每位患者康复出院,是我 的心愿。”

“只有坚守‘爱人如己’的信念,才能为患者更好的‘提灯’护理,才无愧于南丁格尔誓言。”

……

说起自己坚守了三十多年的护理工作时,西安交通大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的脸上,总是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让人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三十多年。

体谅患者、鼓励患者

做他们康复路上的左膀右臂

自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卫校后,分配到西安医院工作后,杨惠云的生活,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护士服、燕尾帽。

她说:“喜欢这身圣洁的衣服,它们时时提醒我不能忘记当初的誓言,不敢懈怠,要爱患者如自己,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助患者早日康复。”

跟所有美好的誓言一样,践行起来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后不久,杨惠云所在的病区收治了一位不到20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伙子。因为不愿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患者情绪低落,总是控制不住地对别人发脾气,成了科里的“老大难”,护士们都不愿意去护理他。

得知这一情况后,年纪轻轻的杨惠云主动向护士长请缨,要护理这位怪脾气的患者。当杨惠云微笑着把药递给患者时,那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小伙突然狂躁起来,掀翻了她手上的药杯,张口乱骂。

但她并没有因此离去,而是耐心劝说患者,让他体谅父母筹集医药费的苦心。语音未落,小伙扬手就是一拳,嚷嚷着叫杨惠云滚……可她并没有气馁,而是从患者发火原因入手,帮患者解开心结。

再次见面时,小伙子满怀歉意,杨惠云则开始慢慢给他灌输所患疾病并非绝症,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康复。小伙子没有再发火,转而开始信任她。之后,杨惠云又利用晨间护理、静脉输液的机会,有意无意地给小伙子科普疾病知识。

终于,她用自己的耐心和专业感化了患者,使患者越来越配合治疗,直至疾病治愈。出院后不久,患者联系到杨惠云,告诉她自己已经光荣入伍。

为了培养护士树立“尊敬患者,敬畏生命”的职业理念,自觉自愿地将“帮助所有服务对象恢复健康、促进健康”视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杨惠云长期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天使梦,健康行”活动,相继开展了护士就医体验换位思考,建立常见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体系等系列活动,定期到社区、学校、患者家里进行健康指导,护理服务。

医患是战友,疾病是共同的敌人。

三十多年如一日,杨惠云在工作中遇到的患者成千上万,而对于所有患者,她始终坚持视患者如亲人,在生活上照料患者,在精神上鼓励、抚慰患者,与患者携手,共同赶走病魔。

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

刚发的工资,她塞进了患者手里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医院,这种状况更是多见。

有一次,一位来自农村的患者,为了省钱,每天都吃冷馒头和咸菜,杨惠云发现以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饭票给了患者,还把自己刚发的工资硬是塞到了患者家属手里。

因为工作出色,不怕苦、不怕累、有担当、善创新,患者、同事、领导都对杨惠云赞赏有加。

当走上管理岗位,成为护士长后,每每遇到患者因贫困不得不放弃治疗时,她都会想各种办法鼓励、支持患者,不仅经常组织科室人员为患者募捐,也会主动了解各种*策,为患者争取*策范围内的支持,为他们减免护理费和治疗费。

牢记南丁格尔誓言,坚持为患者提供 护理服务。

一次,杨惠云感冒发高烧,大家都劝她先休息再工作,但她放心不下自己的患者,依然坚守岗位,带病坚持工作。

刚准备下班时,一位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大出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看着同事们都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杨惠云又默默地戴上口罩、手套,为患者更换床单、衣服,为同事补给抢救物品,安抚患者家属和同病房的人。

患者呕吐了,她不等卫生员来,就把地面打扫干净;孤寡老人住院,她常常帮助老人换洗衣服;科室护理人员紧张,护士们排不开班,她就主动要求加班。

三十多年护士生涯,杨惠云救助过的患者不计其数。她从来没想过也不知道自己帮助了多少人、捐出去了多少钱,但接受过救助的患者不会忘记杨惠云,因为,正是这位“阳光天使”,为他们点亮了“康复之路”。

“一元关爱”、“阳光天使”

她将点点爱心汇成涓涓细流

从事护理工作时间长了,知道的社会疾苦也多了。

这些年来,杨惠云一直在问自己,还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什么?能否号召身边的同事、朋友一起,都加入到救助队伍中来,一起扩大为社会、为百姓服务的范围?

她加入了陕西省慈善协会自愿者服务队,担任西五路辖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医院的护士们每人每月拿出一元钱,用于帮扶社区及周边地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护士等特殊群体。

在她的积极倡议下,“一元关爱”护理爱心基金成立了。爱流涌动下,众多医生也纷纷要求加入其中,募集到爱心款12万多元。

医院内外,曾为一位遭遇车祸的护士专项捐款5.5万余元,还长期支助了辖区2名孤寡老人和1名贫困大学生。

为解决患者挂号、出入院不熟悉流程等问题,年,在杨惠云的倡导下,交大二院又组建了“阳光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在门诊大厅出入院窗口、手术室接送患者窗口、门诊挂号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

护士情怀,爱洒患者。

医院护理部主任、兼任西安交大护理系副主任后,虽然杨惠云每日公务缠身,但仍不忘初心,时刻惦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能出钱时出钱,能出力时出力,只为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心灵。

杨惠云说:“我有个理想,那就是退休以后带一群退休的护士建立一座老人护理院!”

以身作则、润物无声

为护士姐妹们撑起一片天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护士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而我国只有1‰左右。

以此推算,我国目前尚缺数百万名护士,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

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保持护士队伍稳定,尽可能留住每位护士,也是考验病房护士长、医院护理部主任的课题之一。

而无论任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都善于体察同事疾苦,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大家都能认真负责地投入工作。

有一次,她注意到刚来病房工作的吴护士心事重重。仔细询问后得知小吴是家中的独女,当天家里老人过生日希望孩子能按时回家,但是小吴看大家都辛苦上班,不好意思提出调班。

得知情况后,杨惠云说:“你的班儿我替你,你赶紧回家看望老人。”这使小吴深受感动,主动给父母解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父母从此非常理解、支持女儿的工作。

杨惠云也特别







































白癜风多少钱
白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shhf/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