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ing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上课或者开会的时候,突然觉得便便不请自来,好尴尬~虽然这种意念占据着大脑,但是还是叫我们强憋了回去,可是之后再怎么去厕所也没有感觉了。憋回去的便便去哪里了呢?今天小编帮大家探究一下——大便的去向。01
大便去哪里了?
其实,没有排出的大便还在肠道里面,只是它所含的水分被重新吸收,导致大便体积变小,因此人就失去了便意。
所以把便意憋回去之后,下次便意会来得很迟,因为大便得重新积攒到一定体积,才会再“运输”下来。
02
憋大便的危害
致癌因素增加
憋便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大便如果不及时排出,水分就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大便更加干结难排。大便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时间过长,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就会出现精神委靡不振、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肠道癌症。
引发昏厥
除了病理性原因,一般人不会刻意憋便,粪便积存在肠道里过久确实会产生一些问题。积存在肠道的粪便会随着水分被不断吸收而变得愈发干硬,导致排便费力,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突然增加的腹压和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导致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晕厥。
造成便秘
排便习惯不好,大便不规律,憋便都容易造成便秘,这和结肠癌等肿瘤的发生有相关性,但不是决定因素。所以大家也无需神经兮兮动不动就跑厕所,几天排一次便不代表就吸收了大便中的毒素中毒了。
03
如何避免“憋大便”的习惯?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是有规律可循的,每天有两次特别的排便反射可以抓住。
晨起之时
此时肠道经过一宿的消化,肠道蠕动已经能够将大便运输下来,起床后会有一次特别强烈的排便反射,这个时候如果赶紧去厕所排便,身体一天都会感觉很轻松。
早餐之后
早餐是新的一天刚开始进食的时候,进食之后,肠胃开始活跃,蠕动起来,此时人们也有一次很强烈的排便反射。
但还是那句话,排便反射因人制宜,有些人可能早上没时间,便意可能在午餐、午睡之后。每天能定时排便当然是最好的,因为这样可以强化排便反射,而每天能定时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身体也很轻松。如果没有便秘,每天不定时排便也没有什么问题,只要能保证每天排一次便也可以。
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养成排便的好习惯,因为就怕有些人群既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又隔好几天(如4~5天)才能排一次便,这样的状态肯定不健康了。所以要从点滴开始注意,切莫将小小的便秘养成了大病。
多多饮水。
便秘是因为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使大便难以排出。要排便通畅,就要使肠腔内有充足能使大便软化的水分,因此,要多喝水。但是喝水也要讲究技巧,如果小口小口地喝水,水流速度慢,水很容易在胃里被吸收,产生小便。所以,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如果方便,晚上睡觉之前按摩腹部30-40次,顺序是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也能够缓解便秘。喝水可以增加排尿、排便次数,把其中可能刺激膀胱黏膜、结肠的有害物质,如尿素、尿酸等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降低膀胱癌的风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
小编提示古人云:“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粪便不然,以通为顺也,方可健体,岂不快哉?”
专家介绍
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
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辛学知,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院肛肠科主任
医院院长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
医院访问学者
日本高野病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
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
顽固性便秘、肛门直肠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功能性盆底疾病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及重度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良性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中医综合治疗。
出诊事宜:
知名专家门诊:周五上午(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肛肠科诊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