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肛门以及直肠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如肛周脓肿特别是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再加上患者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可能会导致坏死性筋膜炎。
我科近期成功救治一名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
这是一位42岁的男性患者,因“肛旁、阴囊、左腹股沟肿痛5天”来门诊就诊,患者5天前出现肛旁肿痛,自行挤压,后症状逐渐加重,并逐渐蔓延至阴囊、左腹股沟,伴发热,来我科就诊,门诊医生立即做出诊断考虑坏死性筋膜炎并收住入院行急诊手术,患者否认糖尿病史,在患者自诉几日几乎未进食的情况下,术前查随机血糖20mmol/L,考虑糖尿病,且患者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术中探查坏死范围广泛,左侧腰腹部、左侧腹股沟、阴囊及左侧肛周、臀部见大面积坏死,在肖兴元主任医师、张大平副主任医师以及李丽梅副主任中医师半夜2小时争分夺秒的全力救治下,及时清除了坏死物,阻止了坏死组织的进一步蔓延,手术团队成员凝心聚力,任由汗水浸湿手术衣,他们心无旁骛,抢救病人于危难,直至手术圆满结束。术中血压下降,考虑感染性休克可能,术后转ICU进一步治疗,经ICU的积极救治后患者病情平稳,转入我科继续治疗,转入后经换药、控制血糖、高压氧、中药口服、中药坐浴等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坏死蔓延迹象,顺利出院。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由多种细菌协同作用导致的、以肛周和会阴三角区皮肤和软组织坏死并蔓延为特征的爆发性感染性疾病。
病变可累及皮肤和软组织,包括真皮、皮下脂肪和筋膜,严重时侵及肌肉及其他组织。
发病率低,为1.6~3.3/,但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易误诊,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脓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最新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9%-25%(甚至更高)。多见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0.9岁。
诱发因素
感染性疾病,如肛周脓肿、肛瘘
手术、损伤、异物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长期卧床
败血症、虫咬伤、肾功能衰竭、红斑狼疮等疾病
临床表现
早期
“痛性红色肿胀”——皮肤为光滑、发亮的弥漫性肿胀,异常疼痛,有发热、寒战、腹泻等流感症候群
中期
皮肤由鲜红色、淡紫色、蓝灰色至污灰色转变,水泡增多、变大,全身症状加重
晚期病区变黑,病灶周围可扪及捻发音,渗出液恶臭,持续高热,休克及多器官衰竭
治疗原则
早期手术、彻底引流最为重要!
全身治疗
01
抗生素:2-3联抗需氧菌及厌氧菌
02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纠正贫血
03
控制血糖
04
维持内环境稳定
05
中药治疗
TIPS
坏死性筋膜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疾病初期,患者的全身症状及局部体征常不一致,早期诊断、彻底手术清创、积极有效的抗生素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