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都罹患骶前囊肿,而且分属不同分期,格外具有代表性。小编就与您一同探究,骶前囊肿这个良性肿瘤治疗的曲折治疗经历。
01
多发于中青年格外偏爱女性骶骨位于骨盆腔的后侧,是一块形呈倒三角的骨头,正常人的骶前间隙就是两层膜,骶前筋膜和直肠系膜,直肠是贴着骶尾骨下生长的,一般宽度仅有5厘米左右,骶前囊肿就生长在这里。
据王刚成主任介绍,绝大部分的骶前囊肿是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大约为1/4万。近年来,他独创多项国家级、省级手术方案,开展骶前囊肿手术多例。目前接诊患者中,男女比例可达1:10,尤其多见于中青年人。
由于位置比较隐匿,骶前囊肿的生长发展又比较缓慢,所以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囊肿体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周围脏器,主要表现为:
压迫直肠会造成便秘、排便困难;压迫膀胱可能有尿失禁、排尿不畅、尿潴留等症状。囊肿继续长大还会产生疼痛感,尤其坐位或者站立位时疼痛加重,直教人“坐立不安”。
02
手术治疗是首选越早切除越放心郝女士在体检中做彩超发现了囊肿,当时仅有5*6厘米大小,当地医生建议,囊肿是良性的,可以不用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郝女士也曾犹豫,认为目前没有症状,何必挨这一刀?不如再晚几年,等孩子大了再说。
但家人始终不放心,都劝她尽快手术。“毕竟是个肿瘤,还是切了更安心。”抱着这样的心态,郝女士医院普外科。
王刚成主任介绍:“这是骶前囊肿治疗中最常见的第一个问题——误认为良性肿瘤没有症状就不治疗。”
目前,骶前囊肿的治疗,手术切除是首选,但一些外科医生认为,骶前囊肿是良性病变,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事实上,骶前囊肿体积越大,与直肠壁粘连面越大,将来手术时越难分离。盆腔空间很大,等有压迫症状时,囊肿体积已经很大,切除后复发风险高,所以还是越早切除越好。03
结构复杂囊肿大手术难度极大一年前,湖南永州的王先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便秘,大便干结,两三天才有一次,医院治疗,便秘也没有明显缓解;一个月前,王先生又出现了会阴部疼痛,医院检查,CT显示骶前囊肿,瘤体已达20*15厘米,像个小皮球。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确诊时肿瘤已经长得很大了。
王刚成主任介绍:“这是骶前囊肿治疗中最常见的第二个问题——发现晚、肿瘤大,给手术切除增加难度。”
骶前囊肿手术生长的位置比较隐蔽,周围结构十分复杂,手术视野不容易暴露,这就像是在瓶子中取物,要从细窄的间隙完整取出硕大的囊肿,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又不能很清楚地看到周围组织,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大出血、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甚至是下肢功能障碍,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口,让囊肿尽可能暴露,是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王刚成。王先生的骶前囊肿巨大,与周围脏器、神经及血管关系密切,给手术切除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整场手术经过4个小时,王先生的巨大囊肿被完整切除。
04
切不净易复发第一刀很关键早在15年前,宋女士就因“肛瘘”“肛周脓肿”,医院进行手术切除;
8年前,宋女士出现会阴部疼痛,有肛门下坠感,总想上厕所,被确定为骶前囊肿术后复发并感染,进行了引流排脓和消炎治疗,症状缓解;
1年前,宋女士会阴部疼痛症状更严重,医院进行了清创手术;
两周前再次出现会阴部疼痛……
回忆起这些年的就诊经历,宋女士感慨万千。这次复发,她慕医院普外科,找到了王刚成主任。
王刚成表示,“这是骶前囊肿治疗中最常见的第三个问题——切不干净、反反复复,总复发。”
他强调,虽然骶前囊肿是良性病变,但一些囊肿与直肠肠壁黏连紧密,一些外科医生在分离时担心破损,认为良性病变没啥影响,就用电刀或无水酒精烧灼,殊不知这残留的囊肿壁导致术后骶前窦道一直不能很好愈合。
还有,很多外科医生认为骶前囊肿术后,骶前持续有脓样分泌物流出,是因为骶前感染引起的,所以采取经常给予换药,局部清创及做脓液细菌培养,换用抗菌药等措施,然而效果不理想,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难以取得效果。所以第一次手术切除很关键。
05
早发现很简单指诊彩超很重要骶前肿瘤发病率不高,想早期发现它也不是难事,一个常规的肛门指诊、一个普通的腹盆部彩超即可。
所谓肛门指诊,是医生用一根手指伸入患者肛门触摸,不借助任何设备,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临床检查方法,江湖人称:“一指禅”。
体检中一般都会有这一项,但很多人会觉得尴尬,尽量逃避。
这是不对的!
在医学上来说,“一指禅”真的很强大。男性的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女性的子宫颈肿瘤,小到直肠息肉、痔疮,大到囊肿、直肠癌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肛门指诊来发现。
据文献报道,67%~96%的骶前肿块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
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许春苗表示,除此之外,影像学检查对骶前囊肿的诊断至关重要,彩超检查具有价廉、实用、阳性率高的特点,是囊肿筛查的首选;如果需要了解囊肿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完善术前准备,尤其是压迫症状明显时,应加做CT或磁共振成像(MRI)。
专家简介
王刚成
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胃癌、贲门癌、结肠癌、直肠癌、骶前囊肿及腹盆腔脏器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高难度复杂、腹盆腔巨大体积肿瘤切除,对肿瘤复发的再次手术经验丰富。主持省厅科研攻关项目3项,获省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中华系列”级及国家级医学杂志论文41篇。坐诊时间:周一下午许春苗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美国约翰.医院访问学者,现任河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组委员。从事肿瘤影像诊断工作十余年,在胸腹部肿瘤的影像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篇,中华系列杂志及核心期刊20余篇,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及二等奖两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
推荐阅读
一位加拿大中国留学生的就医之路
罹患肿瘤,他们为什么奔波千里来找王刚成?
从澳洲到郑州,跨越半个地球,她选择这位医生
主要看技术:“升级版”骶前囊肿切除术让“定时炸弹”再无藏身之处
医院多学科联合突破手术禁区——29岁帅小伙摆脱“双袋人”阴霾重获新生
责编:庞红卫
作者:王晓凡编辑:王晓凡图片由普外科提供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