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屯的冬天是一幅画。热气腾腾红红火火的日子是画的主题;雪是画卷上的留白。
小屯的白,干净,彻底,一尘不染,白得光亮,白的透明,白的神奇,像童话。走进小屯的冬天就走进了童话世界。
一入冬,家家户户就封窗关门了,静静侯着翩翩起舞的雪花前来拜访。小屯的冬天很漫长,小半年的时间在冰天雪地里过日子,开始下雪了,轻轻地飘飘洒洒的雪花象蝴蝶,像花瓣,这六瓣精灵,轻盈地舞着。天儿不是很冷,人们不怕也不讨厌这初雪;纷纷扬扬的中雪来了,天越来越冷,越来越短,阴着脸的时候逐渐多起来。太阳开始捉迷藏,露脸儿也羞羞答答。这会的雪一般不带着风,自顾自的下,这时候雪花变成雪片,大片儿,大片大片的雪并不重,很轻,无声无息,就那么由着性子,就那么就那么不瘟不火,不紧不慢,一天,两天,有时连着下个三天四天也是常有的事儿;地上的积雪很厚松软,一脚下去,一个深坑,一个大大脚印。大雪来临,铺天盖地,北风呼啸,裹挟着雪粒子在房顶上咆哮着,在树梢上撕扯着,在草垛上翻转着,打在窗子上噼啪作响,打在脸上生疼;如若非出门不可,你得系紧帽带,扎紧头巾,你得捂着脸,你得扭着头,背对着风口,趔趄着走,那风要掀飞你刮跑你,那雪大有要淹没一切的气势;然后把你冻伤一不小心,脸,手,脚都可能被冻伤。这种大雪我们叫它大烟炮儿。大雪过后,雪地相当瓷实,又硬又光滑,土房后墙的积雪一溜儿漫到了房檐,沿着雪坡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房顶,坐在自己冻的小冰车上,从房顶一溜烟滑下来,好玩极了。
冬天属于孩子们。孩子们的世界很小,一天一个样的美丽神奇的窗花是连接孩子们现实与梦想纽带。那会儿极少有儿童读物,窗花就成了孩子们的梦幻乐园,成了孩子们的安徒生,成了孩子们的西游记。
每天早起,看洁白窗花上美丽的图案,孩子们便进入到一个如梦如幻,稀奇古怪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连绵起伏的山,有波涛汹涌的海,有漫山遍野的雾松,有村庄,有高低错落的房屋,有银光闪闪的羽毛,有仙风道骨的飞人,有妖怪,有动物,应有尽有。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一天一个样的小心窗花给孩子们插上翅膀,让童心展开无限丰富的想……孩子们一边看,一边争讲着,快乐着,说着自己的见地,然后将这稚嫩,清纯,对美好的憧憬,对未来的向往结结实实镶嵌在一颗颗干涸,青涩的记忆河床上。
雪后的乐趣很多,堆雪人,打雪仗,坐雪爬犁等等。但对男孩子来说,套兔子是又好玩又解馋最有挑战和刺激的事情了!准备工作倒也不复杂。先冻土坨,半块砖大小,兔子带不跑就行,然后是上供销社买细铁丝儿,将铁丝儿做成活扣,绑定在冻好的土坨上。下套前先找兔子经常出没的地方,雪地上会有一行行兔子的脚印,脚印密集的地方就是下套子的好地方。下好兔套,放心回家睡大觉。第二天起大早溜套儿,一准儿有惊喜。哥哥小时候,也就十岁左右,看别人套兔子,就跟着学。邻居家一个比哥哥大的半大小子看哥哥准备兔套,嘲笑说,就你,还能套着兔子,你要是套着了,我就带毛吃了它!谁也没想到,有个傻傻的野兔子就真钻进哥哥下的兔套里。当哥哥拎着兔子喊,要邻居小子带毛吃掉兔子时,那小子眼睛瞪得老大,眼珠子要掉下来似得,嘴巴张着,半天没闭上。
小屯的男劳力是不猫冬的。他们想着法出去挣钱。生产队几挂马车,几个响当当的车老板,拉上羊草,谷草,戴上貉壳帽子,穿上老羊皮袄,长鞭在夜空轻轻一甩,清脆的鞭声像哨音划破黎明,一阵马蹄嗒嗒,载着小屯的企盼,载着家家户户的希望,也载着女人们的牵挂出去拉脚了。
拉脚的活儿又苦又累,小屯男人吃得了苦挨得了累。回来时,那脸,一块块黑的紫的冻疮,嘴角,手上干裂的口子已经结痂……然而,当你听他们郎声大气的说话声,你看那黝黑脸庞透出的笑,你再看车上各种各样的年货,女人相互说着笑着,孩子们撒着欢儿嬉闹着。记得那时分到的年货有冻泥鳅,哈什蚂,老头儿,柳根儿;分冻梨,冻柿子,冻豆腐,粉条子;还分过年画,对联,挂旗……其它屯子大多没有小屯红火,因为我们屯有个叫三尿子的队长。这名,虽有些许的不雅,但实至名归。那队长当的厉害,有担当,有主意,大家都服他。队长尿性,大家的日子好过。
喧闹一天的小屯有些倦了,困了,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怀着憧憬,枕着满足,,呼吸着年味,搂着满心欢喜进入梦乡。小屯睡了,睡在无垠的白雪之上,睡在银色的月光之下,几颗寒星一闪一闪眨了几下眼睛,隐去了,偶有两声狗叫,更增加了小屯的静谧。
马车拉着放映机来了。县里放映每年这个时候都下乡送电影。不管多冷的天儿,都挡不住男女老少看电影。老人带着小板凳坐在前头,大人站在后面,孩子们坐不住,站不稳,像打了鸡血似得围着屏幕转圈,跑来跑去,前钻后跳,一会儿骑上墙头,一会儿爬上房顶,电影一放,跟着大呼小叫,好人!坏人!电影落下帷幕,孩子们兴致不减,围着放映员,叽叽喳喳,问东问西不肯回家。放映队去了另外一个屯了,仍有一些孩子屁颠屁颠地撵着跟着看下一场电影。
孩子们喜欢电影的奇妙,喜欢电影里的故事,喜欢电影的演员,喜欢他们的每一句台词,喜欢他们的声音,喜欢他们出现的每一个场景,喜欢关于电影的一切。电影能唤起他们好奇心,激发他们想象力。放映队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开始做起了一个个像电影又不是电影的梦。
转眼就进了腊月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小屯人很重视民俗,这天一定要煮腊八粥。没有红枣,没有莲子,没有枸杞,只放些饭豆,这已经足够了。小火慢熬,又粘又筋道的腊八粥是寒冬腊月里最好吃最难忘的美味。
接下来该刨猪肉了。下雪了,上冻了,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十分怀念杀年猪的时候,烀半锅五花三层的肉,烩半锅的酸菜,煮上新灌的血肠,一把粉条子,几个干红辣椒。灶膛里火焰熊熊,大铁锅里咕嘟嘟的声音,锅盖四周热气腾腾,杀猪烩菜的香味徐徐飘出,溢满灶房,顺着房门飘出很远。那香味,引得孩子们一会跑回来看看,一会儿又回来看看,咋还不熟?看家的狗狗在院里走一会儿,趴一会儿,眼睛瞄着门口,等着门缝里扔出来好吃的,灵着呢。
开饭喽!大片的肉,大碗的菜,大盘的血肠,这杀猪烩菜有多香?到底有多好吃?就算你是吃货,不吃你永远也不会懂!
剩下的肉还有头蹄下水得留着过年。储存方法是把猪肉冻在外面。一般家家都有仓房,仓房都是厢房,在厢房的背阴处靠墙浇上水,到井沿儿刨些冰回来,靠墙贴地边浇水边撒冰,在滴水成冰的情况下,把肉冻在冰堆里,保鲜,保险。在小屯生活的那些年月,小屯冻猪肉都用这样的法子,谁家仓房边儿有一个高高的大冰堆,那这家杀年猪了。不担心会丢,小屯从来不丢东西,从来没有丢过猪肉。至纯至善的民风是小屯最美的风景。
眨眼就过小年儿。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从祭灶开始,便拉开年的序幕。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开始糊,糊棚,糊墙,供销社有专门卖糊棚糊墙纸,带有图案花纹,好看着呢。二十六煳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夜晚儿玩一宿。玩什么呢,家家户户放鞭炮,那鞭,就是一串儿小炮仗,那炮就是二踢脚,钻天猴儿;孩子们手里挑着的灯笼就更简单了,空罐头瓶儿,瓶口拴着铁丝儿,铁丝另一端缠绕在木棍上,瓶里沾牢一段点燃的洋蜡,一个自制的简易灯笼完活。这灯笼可以一直玩到正月十五。
记忆中的那些年节,简单,快乐,满足,很美好,很留恋,一直不能忘怀,因为那根扎在了心里。
过年了喽!喂,在雪中睡了一个冬天的小屯醒醒吧!看看,太阳笑了,放出些暖来;有微风吹,不在硬也不在那么的冷;细细听,风侧有细碎的脚步声,是春向我们走来了,迎上去吧,真想一头扎进春天里。
作者:丁艳霞,林甸党校退休教师
丁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