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徐凤楼小城颂歌为建党百年献

在乌裕尔河岸边,大庆与齐齐哈尔市南北间广袤的土地上,有我可爱的家乡——林甸,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一代一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无论走到哪里,心中装满乡愁的眷恋,念念不忘家乡的名字——林甸。心中填满家乡的故事,浑身沾满家乡的泥土。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林甸。忘不掉心中装满志向的老街,永远也洗不去盐碱地给我的印痕。那“无风三尺土,下雨两脚泥”的家乡,让我透着满身的泥土芳香。走在泥泞的土路去上学,靠着捡来的柴去取暖。伴着凌晨捡粪的铁锹声和苦涩的井水,让我长大。看看远去的白云,总想和它一起远翔。瞧瞧低矮的土平房和升起的炊烟,那阵阵发出铜铃声的三套马车,已成为我永恒的记忆。可爱的家乡!祖祖辈辈人的汗水改变了你的模样。久别的人儿回到故乡,已找不到生活记忆中的泥土路、土平房和那“十字”街头原貌。进入眼帘的是那整齐的街道,宽阔的柏油路,绿树成荫的人行道和拔地而起的楼房,穿梭的人流,过往的车辆,繁华的商业街。这里的人们在改革新时代中,生活已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吃、穿、住、行,让人惊喜不止。乌裕尔河和引嫩水浇灌了万顷土地,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芦花奔放、百鸟齐鸣、鹤翔鹜飞、水阔鱼肥、稻花飘香。美丽的大湿地,带动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今天的家乡像巨人一样,展露在地平线,草原的骏马、牛、羊,田野里的旱改水,村屯合并,招商引资,建起的养殖厂、加工厂风声水起,一派富足的景象。散落的村庄,砼路相联,村屯的房屋红砖蓝瓦。规整的村路,树木成行,花如海洋。各种农业机械放满庭院,运输车辆布满村屯,四通八达。交通、移动、电视、网络、物流,新兴的镇区已连接成片,“两不愁、三保证”已变为现实,贫穷落后帽子已经摘掉。近几年开发的地热资源,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和人们生活领域中,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旅游机缘。“北国温泉”、“鹤鸣湖”、“飞泷四季”旅游景区接待着八方来客,家乡成为远近闻名的《温泉之乡》。招商引资带来了无限生机,四季青镇《工业园区》以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迎来了各方的投资者,新建工厂及产品在这里入驻并投入生产,一批批产品为县域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家乡的巨变,为这里的人们带来新的福祉。林甸镇内几十条路面已全部修成砼路,繁华街道已彻底更新改造,夜晚灯火通明,彩灯霓虹,闪闪发光。大型社区的成立,给人们出行办事带来了诸多方便,社区的各项服务受到欢迎。广场舞、活动室、大秧歌,各种体育及党的组织活动每天都在进行。在抗疫新冠病毒中,无人受感染,人人恪尽职守。各级部门在防控工作中做得井然有序。人们为志愿者、一线的工作人员、白衣天使翘起拇指肃穆起敬。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保住了安全,赢得了尊重。现在防控工作更加深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正持续有序开展,人们的防护意识得到了加强。茶余饭后,人们议论的话题,都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们生活过得好”。老有所养,生有所育,无论是教育、卫生、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经济发展都深入人心,群众纷纷叫好,拍手称快。家乡已今非昔比,改革为她创造了生机。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齐心协力,带领林甸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家乡的变化,正是有这样的带头人,造福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改变这里的生活条件,带领人们奔小康,走向辉煌。啊!林甸,祝福你!啊!林甸,感谢你!愿你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徐凤楼,年7月1日出生,年9月参加工作,现已退休。

文化程度:中专

网名:(家和万事兴)

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大庆市诗词协会会员

林甸县诗词协会会员

职称:经济师、政工师

曾在企业中担任党支部书记、厂长、团支部书记、政工等职。

曾在经委机关工作担任县经委生产科科长、经委干校、党校校长。县工商联副主任执委、秘书长。乡企局局长、党总支书记、县乡企委第一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出席大庆市总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并选举为市总工会六届工会委员。

曾担任县人大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县十二届、十三届人大常委。出席大庆市第五届党代会代表。多次受市、县表彰、记功、奖励等。

曾在针织厂工作期间创建了省级大庆式企业,嫩江地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在酒厂工作期间与工程人员研制了“瓜香型”白酒。填补国内空白,发表在新华社国外新闻版。受到新产品开发奖励。

林甸往事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gzhounongzhonga.com/etnz/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