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在内分泌代谢科会议室,成功进行了糖尿病MDT(multipledisciplinaryteam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讨论会。会议由护理部熊勇主任主持,有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内分泌代谢科等科室的护理团队参加。
此次MDT是针对一例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高血压病极高危期、高脂血症的患者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每项流程的设计都细致入微,不仅要专业化,整体化,还需人性化贯穿到流程和标准中,体现我院精细护理全过程。精细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第一、重细节、整体:病人不是单个的器官、系统、躯体,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的细节连着病人的生命,因此护理需要根据不同患者需求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患者肛周脓肿手术切除后,由于肛周的血管及神经丰富,患者在排便时疼痛更加显著。为了缓解患者疼痛,除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我们提前为患者讲解术后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术后患者因为疼痛出现不敢排便,我们可以采取患者排便前使用局部麻醉药膏;使用高锰酸钾坐浴时,由于药物的浓度很难掌握,我们采取用直观的图片法告知患者调配比例,让患者能立即掌握。全程护理到位,体现全程无痛的肛周手术后护理。
第二、重协作、沟通:对围手术期患者,我们更要体现跨学科的护理团队协作的细节,做好科室与科室之间,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术前血糖17.6mmol/l,此时手术会不利于伤口愈合。我们要主动将手术的危险程度介绍到位。主要体现在1、由于糖尿病是自身免疫疾病,本身就可以容易出现感染。2、高血糖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促进细菌生长。3、自身已经肛周脓肿,在血糖没有控制时感染加重,使伤口难愈合。换位思考,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做到真正全程为病人服务。
最后,熊主任指出临床是护理科研之本,充分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特长和优势,体现护护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服务于患者,在大数据时代,注重临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依托信息化提高护理科研效能,从而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文:符霞军
图:周冬雁
赞赏